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投资和鸡娃,哪个更赚钱?

2023-11-27 11:22:34

作者:陈嘉禾    责编:张健

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人们对于这个“家长辅导作业和研究投资哪个更划算”的问题,究竟是怎么看待的。”  在这个帖子里,我所说的祖师爷,指的就是一些久负盛名的价值投资大师,包括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霍华德﹒马克斯、塞斯﹒卡拉曼等人。

(作者陈嘉禾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对于家长来说,把个人学习和研究的精力,投入自己做好投资、和给孩子辅导作业这两个不同的方向,哪个方向将来为家庭赚的钱更多。

要知道,在今天学生们面对无数考试、分数决定绝大多数结果的时代,辅导孩子学习成为许多家长的噩梦。然而,如果我们把眼光看向投资,会发现如果把这些分析考题的精力,放到学习价值投资、把投资搞好上,对于家庭的整体收入往往会多得多。(学习投机用错方向姑且不论。)

但是,许多家长宁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辅导孩子功课上,也不愿意抽出一部分精力去学习价值投资、阅读公司的公告和基金报表,结果家里的投资没做好,亲子关系有时候也给搞的很糟糕。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不经济的行为。

结果没想到,这样一个随心写就的小帖子,居然光评论就收到了五百多个。把这些评论整理起来,我发现它们非常有趣,代表了绝大多数投资者对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的态度。

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人们对于这个“家长辅导作业和研究投资哪个更划算”的问题,究竟是怎么看待的。

一个被评论了五百多次的帖子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引来了五百多条评论的帖子,究竟是怎么写的:

“我在想一个问题,很多家长,其实只要拿出自己娃做作业10%的力气、甚至只要2%的力气,来跟着祖师爷好好学,把现在的家庭资产打理好,将来就能赚到娃一辈子工资的10倍、甚至100倍的钱。”

“但是,家长们为什么自己就是不愿意好好学投资,逼起娃学习来却一头劲?看基金的报表、算股票的估值,难道还能比高中数理化难?难道能有多少娃好好学习,以后就能赚到祖师爷1%的财产吗?”

在这个帖子里,我所说的祖师爷,指的就是一些久负盛名的价值投资大师,包括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彼得﹒林奇、霍华德﹒马克斯、塞斯﹒卡拉曼等人。在我看来,这个不等式是非常简单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简单的模型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假设这里有两位家长A和B,每人的孩子今年都是6岁、马上要上小学,每家都有100万资产。

家长A每天努力辅导孩子作业,对自己的投资不闻不问,扔在银行每年赚2%,天天陪着孩子学习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家长B对孩子的作业懒得上心,觉得孩子学习好不如自己投资做好更有用,把所有学习精力放在自己的投资上,每年复利投资赚了15%。

那么,等到16年以后、也就是孩子22岁大学毕业(B的孩子也许因为没好好做题,结果没考上大学,但是也22岁了),这两家的财产差距有多大呢?通过简单的复利计算可以知道,家长A会有137万元,家长B会有936万元。

这时候,两个家庭的财富差额会达到798万元。也就是说,当两家的孩子都在22岁的时候,考虑到两家的投资年回报率之差是13%,A家长的孩子得要每年多赚104万元,才能在当年回报上和B家长打平。

事情还没完,如果等两家的孩子都长到30岁、也就是这个实验开始24年以后,两家的财富差额会达到2,702万元(A家长拥有161万元,B家长拥有2,863万元),A家长的孩子需要每年多赚351万元才行。

以上的计算,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即使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工资增长,但是从绝对大概率的角度来说,辅导孩子做功课的投入,其财务产出远远小于自己好好研究投资。把研究中小学数理化语文外语的精力,拿来研究商业逻辑、企业报表、基金持仓,会赚更多的钱。

而且,以上的模型,还是以比较保守的参数进行计算。对于今天一线城市的中产家庭来说,家庭资产(房地产也是资产的一部分)很多不止100万,而好的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收益常常高于15%:在不够成熟、充满机会的中国市场尤其如此。

五百条评论都说了什么?

其实,这个模型中所蕴含的道理,我们从一个事实就可以看出来:许多人都知道巴菲特等人的投资业绩,都知道霍华德﹒马克斯的橡树资本,都知道林奇的麦哲伦基金,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们的孩子是干什么的?(马克斯的儿子跟着他一起做投资,有些人因此听过他。)显然,对于投资大师来说,他们财富增长的光辉,远远盖过了他们的孩子所取得的成就。

而且,对于今天的家长来说,投资所需要的基础知识,真的比中小学课程简单。早年我在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工作的时候,同事之间有句笑话就说:“做股票需要小学4年级的数学就够了,不就加减乘除嘛。债券可能要复杂一些,大概要用到6年级的数学,包括平方开方之类了。”

笑话归笑话,但是如果看一下今天中小学的学科之难,包括理科那些非常复杂的公式、文科需要背下的无数语法(不夸张的说,不少英国人都不如中国高中生懂的英语语法多),我们就会知道,单纯从智商投入来讲,学价值投资和学中学课本,真的指不定哪件事更难一些。

其实,巴菲特也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在1991年于圣母大学进行的演讲中,巴菲特就曾说:“投资中最重要的不是IQ(智商),智商不是投资中的稀缺要素。”

那么,在这样一篇有趣的帖子下面,跟评的五百多条评论,都是如何讨论这件事呢?投资者们会认为至少从财务的角度来说,自己把投资做好远比孩子努力学习重要吗?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五百多条评论进行了整理分类。剔除一些无效的评论,这些评论可以分为三大类:肯定类、反对类、分析类。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看过。

肯定类和反对类评论:后者占比远远更多

首先,让我们看看肯定类和反对类评论。肯定类评论认为这个帖子说的太对了;反对类则认为恰恰相反,认为无论怎么投资都不会赚到多少钱,带孩子做题目是更好的出路。

也许是因为我登出帖子的两个平台的粉丝素质比较高,这样一篇看似“离经叛道”的帖子,居然还获得了一些肯定的评论(尽管不太多)。正所谓“正确的道路往往非常相似”,这些肯定的帖子分析起来比较简单,无非是认为“自己投资赚钱比让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赚钱更有效”。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

“我每天花1个小时鸡娃,8个小时鸡自己。”“我每天鸡自己10小时,然后让娃看着。”“工作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如果用在学祖师爷上,不比工资挣得多得多。”“深有同感,所以常年给八年级的大儿子讲价值投资讲老巴芒格,他打算大学后,自己打理自己的压岁金。”

不过,这类“肯定类”的评论,毕竟还是占整体评论的少数。要知道,如果人人都觉得价值投资有效,那么价值投资就不会有效:价值投资的有效性正是建立在“绝大多数人不相信价值投资、因此市场里经常出现错误定价”的基础上。就像其中一条评论所说:“我本以为很多人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看了高赞回答我就放心了,原来价值投资还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在肯定类评论之后,则是占比绝大多数的“反对类”评论。这些评论占到了评论的大多数,统一的观点就是价值投资绝对不会赚到多少钱,只有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找个高薪工作,才是最好的方法。

总结来说,反对类评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观点。而这些观点,也代表了绝大多数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既定认识。不过,这些观点都有其片面之处。在每一类观点的后面,我在括号里写出了反驳的逻辑。

一、价值投资根本不可能赚到多少钱,要是价值投资真的这么容易,为什么没几个人做呢?(巴菲特、裘国根等人用真实的例子告诉我们,价值投资确实可以赚到不少钱。没多少人做的原因,主要是这种方法有点反人性,不下点功夫不容易学会,而不是这种方法无效。)

二、股票市场就是骗局,没多少人在股市里赚到钱,不信看看身边的人就知道了。(多看看价值投资大师,会发现他们赚了不少钱。至于身边的人,那身边的人会散打、摔跤的也没几个啊,能说散打、摔跤这些技术无效吗?)

三、如果投资真能赚钱,那么为什么很多基金都亏钱呢?难道基金经理不专业吗?那么聪明的人都赚不到钱,价值投资怎么会赚钱?(在资产管理行业,短视确实是个很大的问题,导致很多聪明人没有赚到钱,但这不代表价值投资不赚钱。而且,“基金不赚钱”的观点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因为在2021到2023年的基金熊市中,许多基金没赚钱。如果拉长了看,股票型基金还是盈利居多。)

四、价值投资如果赚钱,为什么别人不学呢?既然没人学,就是不赚钱。(价值投资没什么人学的原因,主要是这门技术和人性相左、而不是这门技术没用。这就好比规律饮食、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对身体好,但是也没几个人能做到一样。)

五、中国市场和美国市场不一样,价值投资在美国能赚钱,在中国可赚不到。(其实中国市场许多人做价值投资都赚了钱,比如陈光明、曹名长、裘国根等等。而且,从市场经济构成来说,中美市场之间的“同”也多于“异”,两个市场中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

六、价值投资的技术和技巧太难了,学不会。

三针见血的分析类评论

那么,为什么即使价值投资已经被证明如此成功,但是仍然有这么多评论认为,价值投资没用、根本不用去学,最好还是把学习精力投入到和孩子一起啃课本背考题上呢?第三类评论、也就是分析类评论,对这种现象总结出了三个很好的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让别人干活总是容易的”。也就是说,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如果让自己去努力,把资产按照理论上可能正确的方法,投入到未知的领域,大多数人是会感到恐惧的。而如果让孩子去好好学习、让别人去干活,干不好就是别人的责任(而不是我的责任),在心理上无疑会感到好受一些。

在这类评论里,比较经典的几条评论包括:“鸡娃没成功,可以心安理得的放过自己。鸡自己没成功,锅只能扣给自己。”“因为要求别人向来比要求自己容易,毕竟要求别人动动嘴就行,要求自己那可得下狠功夫啊。”“自己躺平心安理得,娃躺平着急上火。”“有的聪明鸟先飞,有的笨鸟后飞,有的鸟自己不飞,下个蛋让蛋飞。”“见不得孩子玩耍,就像有些老板见不得员工准时下班。”

可以说,这条评论写出了许多家长为什么宁可带孩子做作业、也不愿意自己去努力把投资搞明白、把家庭资产管理好的原因。其实,在很多场合,我们都可以看到类似的现象:最常见的就是很多公司的领导,自己懒懒散散,却要求下属努力工作。

第二个答案,则指出了惯性思维的作用。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由于自己在之前人生经历的几十年中,学到的主要就是“好好学习”,而不是“好好做投资、好好搞资本配置赚钱”,因此他们在面对“陪作业和学投资”二选一的选项时,容易跟着习惯走、很难跳出这个习惯。

在这类评论中,典型的几条包括:“上个时代投资孩子学习回报大,但是现在时代收入和资产都增加了,当然投资资产回报大于鸡娃。”“人的思维习惯改变起来很慢很难。过去很多年习惯了学习、工作这个路径,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近二三十年新起的投资这条路。”“读书升学改变命运是几千年的路径依赖,哪能说改就改,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条路是最确定的,金融致富这条路才几年。

最后一类答案,则指出了许多人存在的从众心理。也就是说,既然让孩子好好考试是周围绝大多数人的选择,而价值投资只有远在天边的几个成功案例(虽然非常成功),那我还是选择从众、别搞什么价值投资好了。比如这条评论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因为身边总能找到别人家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但找不到靠复利财务自由的人。”

以上的分析类评论,可以说是“三针见血”,很好的给“为什么投资明明更赚钱、但是很多家长还是更喜欢把精力花在帮孩子做题应试、而不是逼自己去看报表”这个经典问题找到了答案。现在,我亲爱的读者们,读完了这五百多条评论的分析以后,你明白为什么对于家长来说,自己学好价值投资、做好价值投资,往往能比让孩子考个高分更赚钱了吗?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