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伦为兴证资管首席经济学家)
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整体来看,10月经济总量修复斜率放缓,但降温幅度好于市场预期。
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0月生产活动边际转弱,工业增加值环比回落到了同期区间底部,同比基数由4.5%回升至4.6%,略好于Wind市场预期4.3%。
消费
消费整体降温,服务消费略强于商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走弱至同期中枢下方,当月同比因基数由5.5%回升至7.6%,也略高于Wind预期7.3%,其中餐饮收入环比维持在了季节性中枢附近,汽车、手机、家电也对商品零售形成支撑,出行链商品消费则普遍走弱。
投资
投资全面转弱,基建韧性强于地产、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由3.1%回落至2.9%,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持平6.2%、地产投资累计同比由-9.1%回落至-9.3%,单月环比双双回落至同期低位,基建投资累计同比由8.6%回落至8.3%,单月环比回落至同期中枢附近;城镇调查失业率持平年内低位5%。
季节性因素扰动短期经济活动节奏,经济修复趋势仍在延续
(1)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偏长,加之基础设施建设“百日攻坚”计划等政策导向要求,企业在9月的季末赶工效应较强,居民消费也集中在节前释放,这就导致10月经济供需活动均有所透支,较9月明显回落,月初公布的10月PMI、出口、通胀等数据都反映了这一点,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的环比走弱也反映了这一逻辑。
但实际来看,10月经济数据表现要好于市场预期(参考Wind统计的市场预期),平滑来看,8-10月工业增加值、社零、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两年复合同比分别录得4.9%、4.2%、8.2%、10.4%,7-9月分别为4.5%、3.8%、8.1%、10.3%,普遍延续改善,仅地产投资由-12%走弱至-12.5%。因此总的来说,短期因素扰动并未打破经济修复向上的趋势。
(2)就关注度较高的地产板块而言,政策红利集中释放过后,10月地产前端指标再度转弱,地产销售面积环比再次回落到季节性区间底部,新开工面积环比回落到了同期中枢附近,在保交楼政策的支撑下,地产链后端韧性偏强,竣工面积环比升至季节性中枢上方。
整体来看,政策刺激成效持续时间偏短,统计局在发布会上也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转型期的调整中”,因此地产需求修复势头尚不稳固的情况下,经济复苏的斜率短期来看可能比较有限。
年内经济缓幅复苏还将延续,加速向上或要等到明年一季度
短期来看,今年“双十一”电商促销节奏继续较往年有所提前,可能对商品零售形成透支效应,10月家电数码消费表现偏强或已体现这一点。
基建将是年内经济主要支撑力量,但当前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偏滞后,短期内实物量也较难尽快落地。
因此整体来看,我们预计11月经济修复的斜率或延续放缓,统计局也提到,“市场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内生需求动能不足的情况下,经济复苏要实现再加速,最终可能仍需要明年一季度政策集中发力来带动。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出台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增加退税商店数量,优化退税服务,便利境外旅客在华购物,扩大入境消费。”
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经济修复的抓手,更是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报告提出,支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不是一次性的,要有持续稳定增长的制度安排。”
万亿级国货市场的新增量仍被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