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后的第二个冬天,欧洲的天然气市场似乎并未出现供应短缺下的非理性价格。
当地时间本周二尾盘,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荷兰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下跌2.49%,报43.10欧元/兆瓦时。
43.10欧元/兆瓦时的价格,是2022年2月23日(俄乌冲突爆发前一天)89欧元/兆瓦时价格的一半,也只有去年8月峰值价格(接近350欧元/兆瓦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先跌后涨。
2023年初,由于地缘冲突影响逐步消散,再加上气候温和、全球经济衰退等因素压制需求,天然气价格呈震荡下行趋势。不过,在中东冲突扩大可能影响天然气供应和冬季渐近的影响下,天然气价格有所上调。截至11月8日,欧洲天然气上涨至3.71元/方,较今年6月1日1.73元/方的最低价格上涨超一倍。
横向看,目前的价格水平与2022年(7.74元/方)、2021年(3.72元/方)的价格相比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2019年(1.20元/方)和2020年(0.81元/方)的价格。
天然气价格的回落,是受到高库存低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
首先,欧洲“气荒”的困境暂未在今年冬天出现。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的最新数据,欧盟各地天然气储存设施已被装满99%,为各国在今冬应对潜在的供应冲击提供了缓冲。
另外,眼下的欧洲天然气库存仍处于高位。截至2023年11月4日,欧洲天然气库存为1134.64TWH(亿千瓦时),为2018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需求方面,2023年以来,欧洲制造业持续低迷,制造业PMI由1月份的48.80下降至10月的43.10,导致天然气需求下降。2023年1月至7月,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合计261438百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0.42%。根据金融终端wind的数据,2023年前七个月,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合计261438百万立方米,同比减少10.42%。今年7月份单月的天然气消费量为24661百万立方米,同比减少8.69%。另外,接下来欧洲即将迎来暖冬的情况也降低了居民用气的需求预期。
目前,欧洲已经扩大了从其他供应方进口天然气的规模,挪威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
欧盟委员会10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欧盟预计,其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将降至400亿到450亿立方米。而在2021年,即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
展望四季度,海通国际证券在研报中分析称,考虑到目前天然气库存较高以及对天然气需求不如往年,欧洲天然气价格涨幅可能有限,但是气温和巴以冲突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导致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已被重塑,欧洲与亚洲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争夺,任何市场主体都应当对不确定性做好更充分地准备。”标普全球认为。
“欧洲的能源危机、特别是天然气危机远未结束。”欧洲燃气协会主席荻迪埃·奥洛认为,中长期来看,天然气高价格和潜在的短缺风险将至少持续4个冬天。
中方愿同欧方加强沟通协调,筹备好新一次领导人会晤,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开辟新前景。
欧洲气象专家称,热浪将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许多人担心,欧洲某些地区达到50摄氏度只是时间问题。
西气东输四线气源主要来自中亚和塔里木气田。与二线、三线联合运行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将升至千亿方,可满足国内去年1/4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海上勘探开发技术难度远超陆上作业。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如何实现今年上产4000万吨目标并保障桶油成本优势?在“双碳”目标下,又该如何参与绿色低碳转型?
美国目前没有计划参与欧洲高级外交官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的核谈判,但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