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实行限额管理,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分配采用“财政部-省-市”逐级下达的方式。
在上一个系列的推送中,本团队介绍了专项债务限额在地级市层面的配置,以及影响额度分配的几个重要因素,包括地区财力、债务风险和重大项目融资需求等。基于这些因素,团队进一步构建模型以评估各地级市专项债务限额配置的合理性。
综合考虑限额分配的评估结果和实际使用情况将所有地级市分成四类。2022年山东省下辖地级市的分类评估结果如图1所示。
图1中的矩阵包括两方面的评估。
横轴是对于限额分配情况的评估(实际分配值/预测值),该比值大于1,说明与全国其他经济基本面类似的地级市相比,该地级市分配的限额偏高,反之则是偏低。
纵轴是对于限额使用情况的评估(余额/限额),该比值越高,说明当地对于限额的使用越充分。
根据上述评估结果,对于山东省下辖地级市的分类与建议如下:
①第一象限:东营市、烟台市等城市的专项债限额分配偏高,且限额使用率较高。这类地区要更多关注偿债风险,可考虑适当减少限额配置。
②第二象限:枣庄市、淄博市等城市的专项债务限额分配不足,限额使用率较高。可以考虑给予此类地区更多专项债务额度,支持其扩大有效投资。
③第三象限:无。
④第四象限:青岛市和济南市的专项债限额分配较多,且限额使用率较低。可考虑减少这类地区的专项债限额,将财政资源配置到更有需要的地区。
以上评估结果仅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因城施策”调整各地区专项债务限额的分配,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同济大学钟宁桦教授团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的目标、难点与实现路径研究”,陆续推出系列地方债解读分析。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宁桦解债”。
10月份或是观察财政增量政策的重要窗口。
局部地区存在风险隐患,实现融资收益平衡的专项债项目越来越少。
地方借的5.4万亿元资金,四成多用于偿还旧债,剩下的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要求下一步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具体包括加力支持“两新”工作,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等。
庞大的专项债资金成为审计重点,部分专项债项目“借、用、管、还”四个环节存在问题,且不少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