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五年来,科创板上市公司规模不断增加,在不同行业形成集聚效应,加速创新要素的资源配置,也为多元化指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支撑,让市场增添了多元化的投资工具。
为更为具象地了解“硬科技”企业的成长性以及科创板指数情况,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与第一财经联合策划了“我是股东”走进上市公司专项投关活动,第二期的主题是“价值与投资”——探营科创成长上市公司。
本期邀请了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市场服务部负责人金迪介绍科创成长指数情况,同时邀请了科创成长指数的前十大权重股代表企业高测股份总经理张秀涛、晶科能源研发副总经理戴健,以及国盛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杨润思、易方达指数研究部基金经理李树建,深入探讨公司成长性、行业趋势及配置价值。
活动实况将于2023年12月1日15:00在第一财经官网/APP同步上线,请关注直播链接:https://www.yicai.com/live/101913726.html
《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将临时提案股东持股比例由3%降低至1%,并规定公司不得提高提出临时提案股东的持股比例,为中小股东提案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并购重组生态在发生变化。”
《办法》称,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科创板始终锚定“硬科技”定位,以创新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成长性强的科技企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
2024年,科创板集成电路公司营收增长亮眼,近9成实现了营业收入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