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艾经纬,贝诺资本管理合伙人)
前段时间和好几家机构负责投后的朋友聊,都说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忙退出,但眼看着年底将至,退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而且还搞得焦头烂额。
退出策略有很多种,但IPO和并购都不是你想干就能成的,催回购是相对简单的方式。于是一级市场上演了LP催着机构清基金,机构催着企业方回购的情形。对于很多机构和企业来说,融资达成时双方欢天喜地,待到回购时却撕破脸皮。
此前一级市场上有诸多讨论,反对回购的一方认为,回购是兜底行为,有损风险投资的本质,也是投资机构完全将风险转移给企业的无能表现。在我看来,回购条款是需要的,毕竟机构也需要退出,而实现IPO退出并不容易,同时企业也会存在诸多不合规问题等,这对机构是一种保护。但也要注意,回购适用中后期、大笔投资类项目,如果连天使轮都要回购那确实有辱风险投资的本质了。
这几个月听说了不少企业遭遇回购的几种情形,有的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有的则走到了撕破脸皮的地步,而且还不在少数。
第一种是折价回购。如LYZK,七年前拿了上海某机构的一笔小规模投资,今年基金在清算,机构催着回购。好在这笔投资不大,机构也急于清算,双方协商,创始人用投资额15%左右的资金接了老股,算是比较顺利地解决了。
第二种是协商低于上轮估值回购。如BYTKJ,十年前融了笔天使轮,如今该轮基金要清退,上轮估值相比天使轮至少有近十倍的收益,但双方友好协商以差不多3倍的价格回购了,这也算是比较顺利地解决了。
第三种股份置换形式。如HTKJ,5年前融资之后发展并不顺利,创始人另起炉灶,将机构的股份折算到新公司。这种形式对创业者很友好,相当于机构围绕创业者下注,但机构也是要挑创业者的,如果另起炉灶依旧发展不顺,那么机构就很被动了。
第四种就是对簿公堂,这在目前属于多数。如BSTKJ,之前高估值拿了几轮投资,但公司又未能如期上市,于是机构纷纷催着回购,奈何公司账面现金资产不足,最后闹到了对簿公堂。
第五种不仅是对簿公堂,还要被追讨无限连带责任。如MPLJR,这家公司有点奇葩,原本投资人协商回购,考虑到基金清退周期和诉讼成本,打算成本价甚至折价回购即可。但创始人犯糊涂,故意躲赖,结果机构一怒之下起诉,创始团队被追讨连带责任,这意味着创始团队家庭财产都会受到影响。其他联合创始人对创始人的做法很无语,却也无可奈何。
经过这轮集中回购潮,估计很多创业公司未来在融资时都会留个心眼了。如VSKJ的创始人告诉我,之前某家机构拟投他们,回购条款中约定10%的年化利率,最后双方谈崩了,企业觉得索性去拿银行贷款了。
也有企业做得更彻底,清退历史投资人后坚决不融资。我几个月前遇到一位老友2016年左右拿了几家机构的投资,后来遭遇回购,他一气之下全部回购了,而今谁再和他提投资就跟谁急。当然,这属于很有底气的企业,而底气自然是从公司宽裕的账面资产而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随着需求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货代企业加速出清,留下来的企业也是艰难求生。
无论是零食量贩、抖音还是拼多多,这些快速扩量的渠道核心还是以供应链强化为基础、拥抱渠道流量的变迁、供需两端得到再平衡的过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坚决反对美国涉疆制裁系列法、支持受制裁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决议。
机构最新调研路线图|本周558家公司获调研 珀莱雅最受关注
SaaS厂商接入AI后,竞争将更残酷,要么成为占90%市场份额的第一名,要么与其他厂商一起瓜分剩下10%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