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23年11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
2023年11月比10月公共充电桩增加10.1万台,10月同比增长51.7%。截至2023年11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62.6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14.08万台、交流充电桩147.7万台。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5万台。
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湖北、山东、北京、安徽、河南、四川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1%。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四川、浙江、上海、福建、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份,电量流向以公交车和乘用车为主,环卫物流车、出租车等其他类型车辆占比较小。2023年11月全国充电总电量约35.4亿度,较上月增长3.3亿度,同比增长78.3%,环比增长10.4%。
截止到2023年11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5,分别为:特来电运营49.5万台、星星充电运营43.8万台、云快充运营42.8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小桔充电运营14.8万台、蔚景云运营13.1万台、达克云运营1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8.3万台、南方电网运营7.9万台、依威能源运营7.4万台、汇充电运营6.7万台、万城万充运营5.2万台、蔚蓝快充运营4.8万台、万马爱充运营3.1万台、中国普天运营2.8万台。这15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2.4%,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7.6%。
2023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05.4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82.8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为222.6万台,同比上升27.4%。截止2023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26.4万台,同比增加67.0%。
2023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05.4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830.4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与会嘉宾表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对于各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其中,中国经验不可或缺。
基建投资不仅是当期固投的重要实现途径,也为未来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由于今年端午节是假期第一天,不少人赶在假期前一天和假期首日上午归家过节团聚。
为什么不抓住时机放弃“三重锁定”呢?这样做将允许开展更多的长期项目,从而极大改善国家的增长前景和财政健康状况。
如果包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今年前4个月广义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0.9%,明显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