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A股开盘,百利天恒药业(688506.SH)股价封上涨停板。当地时间周一,百时美施贵宝宣布将向百利天恒支付8亿美元预付款、最多84亿美元授权费用,以获得该公司的一款抗体偶联药物(ADC)中国境外开发和商业化的权利。
这款药物由百利天恒美国子公司SystImmune开发,是国产研发的首款双抗ADC药物。据称该抗体已显示出针对包括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在内的一系列实体瘤的治疗前景,该疗法目前正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
这项交易创下了近几年来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金额纪录。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是相比单抗ADC药物而言,双抗和多抗药物研发难度更高,临床试验更具挑战,目前获批上市的双抗药物远远少于单抗药物。
根据协议条款,SystImmune将全权负责该药物在中国境内的开发和商业化,而百时美施贵宝将负责该药物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公开信息显示,美国风险投资公司OrbiMed也是SystImmune的投资人。
ADC是近年来跨国制药巨头争相竞逐的热门领域,也是中国制药公司对外授权的主要标的。ADC与传统的化疗会杀伤健康细胞不同,这种药物是专门针对癌细胞设计的,具有精准杀伤性,有可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今年3月,辉瑞宣布以高达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DC领域领导者Seagen;今年10 月,默克宣布将向日本制药商第一三共支付55亿美元,共同开发三种ADC药物;艾伯维去年以101亿美元价格收购ADC龙头企业ImmunoGen。
根据药明康德团队的统计数据,今年截至11月底,共有12起对外授权涉及ADC药物,其中7起交易额超过10亿美元,潜在交易金额最高的为百力司康与卫材公司达成的一项靶向HER2的ADC药物授权,价值20亿美元。
而BMS与百利天恒达成的交易,将继续刷新今年ADC药物对外授权金额纪录。在已经达成的ADC交易中,活跃的买家之一是德国制药厂商BioNTech,该公司先后与映恩生物以及宜联生物达成多项ADC药物授权,总价值接近30亿美元;GSK也与翰森制药达成一项B7-H4靶向ADC药物,潜在交易价值接近16亿美元。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趋势长期趋好,尤其是上游产业链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对于业绩增长,诺诚健华主要归功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商品名:宜诺凯)的持续放量以及公司与Prolium达成授权许可获得的首付款。
由于映恩生物签订了对外许可协议,该公司大部分产品不太可能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这促使股票受到追捧。
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对美商品贸易以仿制药出口为主,国产创新药的出口额相对较少,许可授权的交易额更大,但这些交易暂不受关税冲击。
机构指出,中国本土医药创新逐渐进入收获期,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继续重点看好医药创新主线,同时医药板块基本面持续向上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