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耶伦重申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外交部:希望美方能够言行一致

第一财经 2023-12-15 19:34:45 听新闻

作者:冯迪凡    责编:盛媛

毛宁表示,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言行一致,不要一边重申要同中方合作,不寻求同中方“脱钩”,一边又不断对中国企业挥舞制裁的大棒。

当地时间14日,美国财长耶伦在华盛顿举行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上发表讲话,重申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这将损害我们两国的经济,并将产生负面的全球影响。”耶伦表示。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在1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财长耶伦昨天呼吁中国转变经济政策,她说“(中国)国有企业作用过大,会阻碍投资”。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始终认为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美两国,也有利于世界。我们愿意同美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落实好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达成的共识,共同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毛宁表示,同时我们也希望美方能够言行一致,不要一边重申要同中方合作,不寻求同中方“脱钩”,一边又不断对中国企业挥舞制裁的大棒。

中美加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据中国驻美大使馆网站消息,2023年12月14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在美首都华盛顿举办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致贺信,由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和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分别宣读。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能否携手合作,共迎挑战,事关两国人民利益,影响人类前途命运。前不久,我在旧金山同拜登总统举行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中方愿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同美方相向而行,落实好旧金山会晤成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美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两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福祉。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中美加强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谢锋在致辞时表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所说,中美能否携手合作,共迎挑战,事关两国人民利益,影响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旧金山成功会晤,为处在关键时刻的中美关系增添稳定性,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正能量。明年将迎来中美建交45周年,中美关系站上新起点,中美经贸合作也迎来新机遇。要强化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务实合作的“推进器”、人文交流的“催化剂”,推动中美经贸关系从旧金山再出发。要重信守诺,落实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要在商言商,排除泛政治化干扰;要相互成就,拉长互利合作清单。

希望美方将无意对华“脱钩”的承诺落到实处

在此次会议上,耶伦、美驻华大使伯恩斯分别致辞。美国政界、工商界、战略界等500多人参加活动。

如前所述,耶伦在此次讲话中重申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耶伦表示,她为中美关系提出了三个目标。“美国将寻求与中国建立一种健康的、对双方都有利的经济关系,我们将寻求与中国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由于我们的国家安全必须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将在必要时部署我们的经济工具,以确保我们国家的安全利益。”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和“去风险”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在投资领域搞“脱钩断链”,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束珏婷称,希望美方将无意对华“脱钩”、无意阻挠中国经济发展的承诺落到实处,尊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取消对华投资限制,为中美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

此次,耶伦还说,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之初,中国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份额不到3%。“现在,这一比例已接近18%。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她表示,这提供了一个巨大机遇。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和中国在美国的投资可以支持美国的就业。”她表示,美国企业可以从获得关键投入中获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她在讲话中还概述了2024年美中经济关系的主要优先事项。

耶伦说,在未来一年里,美国将致力于继续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双边经济关系。“我们的目标是使我们的沟通具有弹性,这样当我们有分歧时,当冲击发生时,我们就能防止误解升级并造成伤害。”她表示。

耶伦表示,明年,各工作组将继续定期举行会议,她计划以财长的身份第二次访问中国,并将致力于加快与中国在一些领域的合作。“美中两国将促进两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交流,正如美国与欧盟和英国等主要金融中心定期开展的交流一样。”她表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