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阅读周刊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探访书店|灿然书屋,王府井大街上的城市人文客厅

第一财经 2024-01-22 18:26:20 听新闻

作者:吴丹 ▪ 王晓东    责编:李刚

书与茶,传统与现代,文字与品茗,一间小小书屋在文化气氛浓郁的文艺一条街上,寻找着书店的生存之道。
灿然书屋

在北京核心商圈王府井大街,吴魏时常步行来来往往。他专门数过,这条500多米长的大街,汇聚外文书店、王府井书店等多家书店,又串联起北京人艺、嘉德艺术中心和中国美术馆,可谓文艺一条街。

位于王府井大街36号的灿然书屋仅136平方米,是偏于一隅的安静存在。冬日清晨的王府井大街上,来往路人不多,灿然书屋店长吴魏早已穿上咖啡色围裙,开启一天的工作——整理书籍,调整店内陈列,扛梯子去二楼露台收拾打理。露台上视野开阔,车来车往一览无遗。等冬天过去,露台将摆上桌椅,成为读书人喝咖啡、品茶、晒太阳的去处。

灿然书屋店长吴魏    摄影/王晓东

“书店人每天做的事情,既繁杂又琐碎。但这就像生活本身,蕴含着意义和价值。”吴魏一直相信,书店迎来的每一位读者、端上的每一杯茶、卖掉的每一本书,都会让文化不断传递发酵。

这间小而精巧的书屋在王府井大街上矗立了19年,去年10月重装开业。吴魏前前后后忙碌,接待了不少老读者和新顾客。

新的灿然书屋,图书选品也是全新的,既有中华书局的出版物、部分外社图书及文创产品,也有品类丰富的茶饮。从传统书店到复合文化新空间,是很多独立书店在这个时代的转型之路。对灿然书屋而言,转型的目标则是升级为王府井大街的文化新地标,变成文化层面上的“城市会客厅”。

灿然书屋在王府井大街上矗立了19年,去年10月重装开业    摄影/王晓东

从中华书局到灿然书屋

灿然书屋隶属中华书局旗下,取名灿然,是为纪念中华书局迁京后首任总经理兼总编辑金灿然。早年,这里是中华书局的办公地点,后来改为读者服务部。2004年以“灿然”之名创立书店,主要售卖中华书局出版书籍。

在中华书局的一代代编辑和后辈心里,金灿然是为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无论对于中华书局还是出版界,他都是值得敬重的出版人。

金灿然原名金心声,1913年生于山东,23岁考入北大历史系。中华书局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1954年迁至北京,1958年改组为整理出版古籍和当代学者文史哲研究著作的专业出版社。

金灿然入主中华书局后,担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古籍小组办公室主任,策划并组织出版了大量重点古籍整理图书和重要学术论著,包括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册府元龟》《永乐大典》《全唐诗》《全宋词》《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太平经合校》、“中国历史小丛书”,以及王国维、岑仲勉、陈垣、于省吾、顾颉刚等专家的学术著作。

金灿然主持出版的很多书,如今整齐地陈列在灿然书屋    摄影/王晓东

他亲自带领一帮古籍出版队伍,用勤勉与专业,将枯燥的古籍编辑工作做出诗意,创造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的第一个高峰。

灿然书屋从2004年创立起,就以金灿然先生之名命名,既是纪念这位重要的出版人,也象征着古籍与新时代的连接。金灿然主持出版的很多书,整齐地陈列在灿然书屋,与如今盛行的精装本相比,沉淀出质朴厚重的学术气息。书屋的墙上挂着数幅老先生的黑白旧照,仿佛也在向今天的读者述说中国出版业的历史。

“这套《二十四史》‘小绿皮’,是读书人书架上最经典的书。”吴魏从书架上取出一本平装《二十四史》,他喜欢读历史,读书人口中的“小绿皮”版本,是很多历史学家、学者书架上常有的。他感叹,今天的图书都在出版各种精装本,但读书人还是认可这种平装简易的版本,朴素轻巧,回归书的本质。

在接手书店之前,吴魏做了十多年中华书局的编辑。他经常跟读者推荐的,就是中华书局的《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人需要读一点历史,我们找不到方向和未来的时候,鉴往知来,从历史中找到印证,也能指导人生”。

小而美的城市会客厅

灿然书屋面积虽小,细节却精益求精。在一天的不同时刻,日光从玻璃窗外照进室内,镂空的墙外装饰着竹子,室内通透而灵动。吴魏说,改造之初,光室内设计稿,前后就修改了十几次。

书屋的白墙上,“灿然书屋”四字行书,透着简洁大气。推开落地玻璃门,室内是木质的新中式风格,马路喧嚣被隔绝在外。

这里已然见不到中华书局历年留存的痕迹。明亮的空间里,左侧是分门别类的各种主题书籍,从北京风物到灿然好书,30%来自中华书局之外的出版社,显示出这家书店在典籍、文学、传统文化、北京文化等方面的选书特色。右侧则是书屋跟“唐与茶”合作的茶铺,十多种茶叶排布在木方格的盒子里,散发茶的幽香。

“我们的定位是传统文化的消费新空间。”吴魏说,书屋里陈列着中华书局新推出的诸多文创产品,有《史记》和《资治通鉴》的橡皮,也有中华书局的明信片,最特别的是一套《印篆里的中国·消寒迎春套装》,包含篆刻家韩天衡撰写的消寒图年历卷轴、书画印笺纸等。书屋特地设计了一个“印篆里的中国”沉浸式体验角,一张古朴书桌,摆上传统的文房四宝,邀读者坐下体验书法创作。

“印篆里的中国”体验角    摄影/王晓东

书店的通道陈列着两位独立艺术家于晓琛和叶俪的瓷板画。再往里,是书店打造的传统文人雅士的第二空间,可饮茶阅读。楼上则是露台区,可聚会做活动,以更接地气、更加当代的文化复合空间,贴近年轻消费群体。

吴魏把第二空间视为灿然书屋的精华所在。这里就像一个小型的与书有关的展示空间,会不定期地更换主题做展览。他以“快闪店”的形式给这个区域更多活力,比如从茶文化、古琴艺术、音乐、建筑等不同主题切入,在这个空间里举办活动,陈列相关的主题书籍。

在“茶文化”主题的这段日子,一整面墙上都是关于茶的书。从《茶的真实历史》《茶的社会史》到《日本茶道入门》,可以边喝茶边读书。吴魏从中华书局出版的跟茶相关的十几种书中,挑了蔡荣章所著《茶道入门三篇》,以及仲伟民的《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形成一个独特的“茶文化空间”,未来还想与策展资源相结合,做一些茶的藏品、器具的展陈。

“我们希望这家书店是灿然一新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在民间灿然绽放。”吴魏说,灿然书屋重开的3个月里,就做了七八场活动,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冬至那天邀请文化学者、作家崔岱远先生举办“冬至大如年”文化讲座。

在新开的书店做这个讲座,吴魏心里没什么底,一位读者收费380元,现场会拿到签名本《南史》,吃到限量款南史蛋糕和茶饮,对书店的人气是个考验。让他意外的是,当天活动爆满,崔岱远带着读者一起分享冬至习俗,书写消寒图,吟诵数九歌。

书店左侧是分门别类的各种主题书籍    摄影/王晓东

吴魏目前身兼灿然书屋和伯鸿书店店长,两家书店都是中华书局旗下书店,在盈利上不做太多要求,也让他有了更多空间去做书店的运营。

“传统文化并不仅仅存在于典籍和文本中,一杯茶、一页书都蕴含传统文化的哲学和美学,存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吴魏说,这里不仅是书店和茶空间,也是一间小而温暖的“城市会客厅”。灿然书屋与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合作,未来将吸引专家学者和文化名家做活动和讲座,提供更多样化的大众文化体验。他相信,只要读者从忙忙碌碌的街头转个弯,走进书店,哪怕只是站着翻翻书,坐下喝杯茶,也会在那一刻短暂脱离日常,沉浸到传统与文化的气氛中,这恰是实体书店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书与茶,传统与现代,文字与品茗,一间小小书屋在文化气氛浓郁的文艺一条街上,寻找着独立书店的生存之道。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