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艺术能创造出全新的文旅消费场景吗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表示,技术、艺术和商业的融合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9-19 17:50

40岁的爱情困境,傅首尔式“女强男弱”婚姻为何难持续

《再见爱人3》制片人刘乐说,这一季大家在探讨离婚话题时的趣味、松弛与温馨,是往前迈的小小一步,“我们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对离婚有耻感。”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9-18 20:45

死后成名的瑞士艺术家,给19世纪的建筑“剥了一层皮”

正在北京红砖美术馆展出的“海蒂·布赫:皮囊之上”,是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大型回顾展。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9-05 08:35

山羊皮刷屏虾米音乐节,2023音乐节更卷了吗

中国音乐产业过去十年发展速度最快、成绩最亮眼的是现场演出,但中国音乐节市场还远远没有成熟。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8-30 13:49

北京国际音乐节金秋重启,古典乐的青春势力全面登台

让音乐融入城市、贴近生活,这也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试图创造的音乐体验新模式。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8-14 20:53

在小红书“马路生活节”,寻找自我与城市间的真实关联

如果说“马路生活节”是一场自下而上的城市生活实验,参与其中的人会发现,无论如何去命名、去定义,人们终将寻找到自我与城市之间的真实关联,需要逐渐稀缺的真实社交。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8-14 10:55

暑期京沪展览|从中国百年巨匠到西方大师经典

何以中国?何谓海派?从西方现代性叙事中观照我们自身。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7-31 08:52

最近,30多万人去阿那亚看戏

2023阿那亚戏剧节在11天里带来38部戏剧、110场演出,接待近4万名观众、30万游客。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7-05 15:15

创立泛亚洲制片公司,陈可辛要拍全世界都爱看的华语剧

陈可辛希望以泛亚洲的视角,在流媒体的平台,开掘更多影视产业的可能性。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28 17:27

从《狂飙》到《漫长的季节》,爆款剧是怎么诞生的?

人才、机制与效率是“爆款制造”的三个维度。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26 15:40

从长江下游早期文明到庞贝古城珍品|京沪端午展览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第二个特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前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长江下游早期文明。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6-22 10:38

莫言首部大剧场话剧,莱维作品的最新演绎|京沪端午演出

三个“国家队”的梦幻联动,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戏剧已经成为重要的演出形式。

文旅产业与城市更新
06-21 12:34

漂白身份的日本失落一代,新锐导演将自我追问带到上海

在刚闭幕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日本影片《某个男人》一票难求。影片导演石川庆第一次担任中国电影节评委,也是第一次直面中国影迷。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20 16:36

中小成本电影如何以小博大|上影节

在“中小成本影片创新发展之路”论坛上,多位电影人以及电影学者聚首,共同探讨中小成本影片的创作空间、题材与未来。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13 14:22

“燕京八绝”走出博物馆,传统非遗工艺迎接大众时尚消费

过去只是皇家贵族才能拥有的“燕京八绝”,走出宫廷,跨越时空,成了大众也能收藏的饰品。

06-07 17:24

专访《温柔壳》导演:面对抑郁症,我们还有爱的勇气

“一幅温柔而现实的爱情画卷”,是豆瓣网友在看过电影《温柔壳》之后给出的评价。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6-05 12:04

在比得兔的森林冒险,当畅销绘本被打造成互动展览

在展览密布的暑期,越来越多的美术馆正在尝试各种“艺术+”的跨界展。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5-30 08:32

五月天周杰伦演唱会一票难求,北京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纵观整个5月,无论古典还是流行,音乐还是话剧,中国演出市场都跨进热火朝天的黄金季,迎来集中爆发。

艺术市场新生态观察
05-17 20:48

《人生路不熟》导演易小星:端出满汉全席还是一桌方便面

易小星坦言,从短视频转到大银幕,他的技法掌控是不足的,“我就是个做调味包、做速食快餐很厉害的人,能做的菜式很少。”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5-15 15:40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去世,他就像误入电影圈的远方来客

“财富如草尖的露珠,生命如风中的残烛,这就是无常啊。”

影视内容与投资趋势
05-08 19:54
  • 吴丹

    商业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