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口老龄化给“银发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4-01-23 17:52:01 听新闻

作者:汪伟    责编:高雅馨

中国预计在2023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0年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本文作者汪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年龄结构变动的趋势,主要是由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所引起的。同时,这也是一种全球性的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意味着一个国家进入浅度老龄化社会;达到14%,意味着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达到20%,意味着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观察中国历年人口普查数据,在2000年,中国进入浅度老龄化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7%。在2021年,中国已经进入到深度老龄社会,202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14.2%。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1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5.4%。预计到2030年,中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20%,到2050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30%,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会对消费需求和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老龄人口的上升会引导最终消费的规模和产品构成发生变化,使之反映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偏好和消费能力,庞大的老年群体将形成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老龄人口的增加和老年消费市场的扩大,会为老年产业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扩阔的空间,这会催生“银发经济”。从发展趋势来看,“银发经济”至少存在老年人专用产品、健康服务业、养老设施和护理服务、老年人金融和其他特色服务等四大增长领域。其中既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产品消费需求,又包括老年服务需求,还包括文化、教育、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精神消费需求。近年来,高科技与老龄产业的融合正在成为产业发展的趋势,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养老产品与服务业正在萌芽和兴起,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包括可穿戴监测设备、养老管理软件、网络医院、智能养老院、“看护机器人”、老年人远程监测系统等养老产品与服务。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时间早,在应对老龄化的过程中建立了非常完备的养老服务体系,老龄产业的发展迅速,其发展经验表明,银发经济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老龄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早在1986年,美国老年人消费额就已达到800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GDP的18%。老龄产业是日本当前的支柱产业,预计到2025年日本老龄产业产值将达到7000亿美元。日本经济产业省《21世纪经济政策的课题与展望》认为老龄产业将带动日本经济走出低谷并在21世纪前25年实现年均2%的经济增长率。

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的深度发展期,老龄人口数量将急剧上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发展银发经济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几天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显示了党和国家对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高度重视。

对中国来说,老龄产业将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一些研究报告指出,当前老年人设施等相关市场规模约4万亿元,而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顶峰,市场规模也将成为达到28.4万亿元的庞大产业。 另据《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9)》公布的数据与预测显示,2018年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57万亿元,2022年将达10.29万亿元,到2050年将增加到10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将从2018年的9.78%上升到2050年的33%。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老年人的养老金收入水平大大提高,自2005年以来已经实现连续19年上涨。数据和相关预测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退休金总额28145亿元,而到2030年,退休金总额将达到73210亿元 。老年人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了消费的能力,老年消费需求得以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的老龄人商品消费需求总量在1.5万亿元以上,而且预计未来还会快速增长。从我国目前的养老文化氛围来看,无论是老年人个体,还是社会大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化养老模式越来越得到广泛的认可。居民的文化素质在不断提升,对养老健康的概念和方法更加明晰,也更加重视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状况,懂得利用不同的医疗保健手段来提高身体素质。养老健康观念的普及化也将催生养老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老年人一个重要财富就是房产,随着中国越来越少子化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以房养老”有望成为解决政府养老金不足和扩大老年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未来大量的住房资产将通过金融系统转化为现金流,将为老年人创造新的购买力并增进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总之,“银发经济”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是我国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准确把握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既是政府和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又是中国内需拉动、经济转型中不可回避的课题。

然而,也应注意到“银发经济”兴起面临的一些现实障碍,比如我国老年人群的平均收入多在2000元/月左右,老年群体的整体消费能力普遍不高。我国老年群体的储蓄偏好普遍较高、劳动参与率较低、养老保险体系欠完善等主客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老年消费的提高。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与老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老年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而这与多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老龄产品研发滞后,企业创新不足,产品及服务单一且技术含量过低。另一方面,老龄产业还面临产业标准缺失、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养老产业发展政策,已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很多企业认为老龄产业投资前景不明朗,处于观望状态,养老产业的民间投资动力不足。此外,养老服务业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人才资源短缺(特别是专业护理人员短缺)等问题。

中国在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也应当在政策做好准备,从而保障“银发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此,一是要通过更好的制度设计来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解除人口老龄化对消费需求的束缚;二是要注重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重视激发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市场活力,形成一个政府做好宏观管理,老龄产业企业以市场化、规范化为准则自主经营管理的良好局面;三是要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

笔者非常欣喜地看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从总体要求、发展民生事业,解决急难愁盼、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潜力产业、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做了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整体部署,相信这一发展意见必将极大地促进中国银发经济的发展。

 

(本文作者汪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会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