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小市值企业有哪些挑战和机遇,如何看待中小市值企业的成长能力与投资价值,已经成为投资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在1月22日举行的第一财经《2023年度中小市值企业成长趋势报告》发布会上,财通证券研究所资深策略分析师张日升、南凌科技(300921.SZ)董事会秘书喻荔、复洁环保(688335.SH)董事会秘书李文静共同探讨了上述问题。
企业的成长性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随新经济的发展,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出现普遍增长放缓的状况。与此同时,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逐渐脱颖而出。
张日升表示,这类企业有三大特性:第一,新产业带来的机会基本始现于五年前;第二,国产化机遇涌现;第三,新增出海机遇,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中国企业将走向全球。
具体到如何挖掘中小市值企业的成长潜力的,张日升建议,可以跟踪中小企业相关政策与财报。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在整体营收增长及净利润表现方面有明显优势,通过获取财报等公开信息,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好的判断。
对于中小市值企业而言,极易受到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因此,研判中小市值企业表现,张日升建议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层面:首先,要关注国内流动性,当外部流动性略微偏紧时,以国内的流动性为主导,中小市值公司往往能获得较好的表现;其次,要关注企业盈利,近年来企业盈利呈现出结构性分化的特点,可以从业绩表现方向进行挖掘;最后,要关注行业政策,了解行业发展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
数字经济,无疑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机会较多。例如,大模型方面,随着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各大头部公司都在布局大模型在内的相关产品。AI+相关产品规模有望达到20%以上的复合增速。张日升建议,围绕大公司的产业链与生态链来挖掘中小市值公司,比如,在英伟达相关生态链、华为生态链中,均不乏表现优异的“小而美”公司。
此外,张日升也从宏观策略角度对环保板块提出看法。从政策层面来看,自2016年起,政府对环保和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从市场投资角度看,环保作为公共事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其特性明显,成长性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近期,公用事业表现强劲,环保公司也表现出较强的抗跌特性。环保板块公司在高股息低估值的状态,配合不俗的业绩增长,未来或有更好的成长空间。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全球正处于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之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突破,人形机器人应运而生,成为世界各国角逐科技高地的焦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制造业亟待升级、教育需求多元化,这些社会现实为其发展提供了沃土。从国际看,科技巨头纷纷入局,抢占人形机器人市场份额,试图主导产业走向;国内政策大力扶持,资本涌入,产学研紧密合作,一场围绕人形机器人的科技竞赛悄然展开,它承载着提升生活品质、变革产业结构、彰显科技实力的重任。
202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041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也就是说,灵活就业人员占到了全国就业人员的27%,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3%。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银行领域,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创新业务的得力工具。它既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银行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不过,银行在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面临技术瓶颈、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接下来,本文将深度剖析人形机器人在银行领域的发展前景、带来的变革,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中方赞赏泰方采取有力措施打击网赌电诈,双方要继续加强执法安全和司法合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地区国家交往合作秩序。
在数字经济时代,算值在GDP中占比将越来越高,它将改变传统GDP的核算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