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
其中,提及将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
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于2020年底启动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项目,经过两轮技术测试和持续业务验证,场景涵盖内地赴港人士使用数字人民币在香港商户消费、香港用户通过香港“转数快”(Fast Payment System)系统拉起香港本地银行掌银APP兑换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钱包在两地线下线上商家消费支付等,并结合港人支付习惯,在大湾区推出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丰富港人北上消费的支付选择。
第一财经获悉,在前期测试和验证基础上,数字货币研究所与香港金管局将进一步深化试点合作。具体而言,一是支持更多机构参与试点,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应用条件。在前期参与验证机构的基础上,近期将引入更多参与运营机构及香港本地银行。目前相关机构已基本完成准备,将分批次面向公众提供服务。
二是拓宽服务主体和场景。将进一步便利香港居民开通和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丰富香港居民可使用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功能;探索基于数字人民币的个人小额跨境汇款服务,提升汇款服务效率;发挥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和智能化服务优势,提供更加符合香港居民习惯的产品服务和使用体验。
三是加强两地受理环境建设。按照充分复用现有受理环境资源、降低商户系统改造和投入成本的原则,推进数字人民币和香港本地支付条码互通工作,组织内地与香港本地受理服务机构广泛参与,拓宽香港地区受理商户范围。在跨境电商、交纳学费等重点场景,有序推动两地线上平台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方式。
据悉,数字人民币香港跨境支付试点项目遵循“无损”“合规”“互通”三大原则,实现了数字人民币系统和香港“转数快”快速支付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有望提升跨境业务直通式处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为跨境双边合作提供范本,积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不与使用者身份相关联,有效保障了境外来华人士的隐私安全。
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有望进一步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多钱包用户的管理体验优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注销功能也进一步完善。
中办、国办近日公开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显示,深圳新一轮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人才培育放在首位,将全力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另外,还将加强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创新,并通过深港双向上市制度,促进科技龙头回归A股。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保持强劲的对外贸易增长,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