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工信部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呈现企稳向好发展态势。互联网业务收入持续提速增长,利润总额保持增长,研发经费小幅回落。
一、总体运行情况
互联网业务收入持续提速增长。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以下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7483亿元,同比增长6.8%。
利润总额保持增长。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1295亿元,同比增长0.5%。
研发经费小幅回落。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943.2亿元,同比下降3.7%。
二、分领域运行情况
(一)信息服务领域企业收入基本稳定。2023年,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包括新闻资讯、搜索、社交、游戏、音乐视频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0.3%。
(二)生活服务领域企业收入增速大幅提升。2023年,以提供生活服务为主的平台企业(包括本地生活、租车约车、旅游出行、金融服务、汽车、房屋住宅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7%。
(三)网络销售领域企业收入高速增长。2023年,主要提供网络销售服务的企业(包括大宗商品、农副产品、综合电商、医疗用品、快递等)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1%。
三、分地区运行情况
东部和中部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较快增长,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长承压。2023年,东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5608亿元,同比增长7.3%,高于全国增速0.5个百分点,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9.3%。中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781.6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增速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0.2%,低于全国增速6.6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9.4亿元,同比下降25.1%,低于全国增速31.9个百分点。
长三角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增速领先。2023年,京津冀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777亿元,同比增长6.4%,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8.8%。长三角地区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6624亿元,同比增长12.9%,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比重为37.9%。
半数地区互联网业务增速实现正增长。2023年,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居前5名的北京(增长3.2%)、上海(增长17.4%)、浙江(增长4.8%)、广东(下降6.6%)和天津(增长19.1%)共完成业务收入14581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国(扣除跨地区企业)比重达83.4%。全国互联网业务增速实现正增长的省(区、市)有16个,数量较2022年全年增长3个。
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强调,要着力强化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出台有利政策,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实现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对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工信部此次监管工作,正值中国汽车行业深陷价格战与舆论战旋涡之际,剑指当前汽车行业竞争乱象下可能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为狂奔中的中国汽车产业套上“质量缰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