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力争一季度经济增长6%。”
2月20日,在湖北省“奋战开门红市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表示,今年一开年,武汉组织实施了重大项目比拼、产业招商提效、消费市场拓展、外贸进出口提升、工业稳增长加力、科技创新提能、经营主体壮大、稳岗就业促进、金融服务提质、能源迎峰保供等十大行动,全力以赴开好局、起好步,力争一季度经济增长6%。
2023年,武汉市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40公里、全国第六。
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假期,武汉消费市场红红火火、众多企业持续生产、重点工程抓紧施工。根据监测情况,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共接待游客120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9.8%;实现旅游总收入85.6亿元,同比增长48.8%;全市铁路、公路、航空共发送旅客232.65万人次、抵达旅客233.1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6.82%和112.8%。武汉成为全国春节假日旅游目的地热度最高的十个城市之一。
武汉市商务局局长余力军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2024年,武汉将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着力在提振消费信心、创新消费场景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发放各类消费券,新引进各类首店200家以上,集中打造吉庆街等13个夜间消费集聚区,力争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有效投资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武汉市发改委主任孟武康表示,武汉正在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全市目前共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133个、总投资5.39万亿元,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全年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超1.2万亿元。具体到一季度,武汉将组织集中开工项目228个、总投资3121.3亿元,其中今年1月份已签约入库项目144个;今年1月份武汉新登记经营主体4.3万户、同比增长121%。
科技创新方面,今年是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获批建设第三年,今天上午武汉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武汉市科技创新局局长董丹红表示,今年武汉将聚焦光通信、集成电路、激光等33个产业细分领域,实施100个重点研发项目。新建和优化重组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打造10个创新创业特色小镇,新建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110万平方米以上。全年力争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破240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3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5万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5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
围绕培育新质生产力,武汉经信局局长李世涛介绍,武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今年力争增长10%以上,支持光谷、车谷率先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着力在13个重点方向开辟发展新赛道;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0家、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000家。
“武汉要抢抓人工智能制高点,突破发展通用大模型,加速推进数实新融合。”李世涛说,武汉今年拟构建6个以上有影响力的行业模型,新建成“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5G工厂30家,新打造100条数字化产线、20家智能车间、10家标杆智能工厂,完成500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力争超过32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鼓励他们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力争到2030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占全省境内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50%。
2025年全国两会强调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向赋能,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深化制度创新和资金周期适配,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现在各城市、各大学、各开发区都在推进各类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把准发展脉络,其中有三大环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