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做好今年的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助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工作要点》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更有质量,网络空间更加规范有序,助力提高数字时代我国人口整体素质,支撑网络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工作要点》部署了6个方面17项重点任务。一是培育高水平复合型数字人才,包括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化履职能力、培育高水平数字工匠、培育乡村数字人才、壮大行业数字人才队伍。
二是加快弥合数字鸿沟,包括建设数字无障碍环境、提供普惠包容的公益服务。
三是支撑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包括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扩展数字消费需求空间。
四是拓展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场景,包括推动数字公共服务普惠高效、提升重点生活领域数字化水平。
五是打造积极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包括营造共建共享社会氛围、构建数字法治道德规范、维护安全有序数字环境。
六是强化支撑保障和协调联动,包括完善协同支撑体系、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银行领域,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崭露头角,正逐步成为创新业务的得力工具。它既能优化客户服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还能为银行带来全新的业务模式。不过,银行在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的道路上,仍面临技术瓶颈、数据隐私保护等诸多难题。接下来,本文将深度剖析人形机器人在银行领域的发展前景、带来的变革,以及应对挑战的方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数据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近一个月,监管部门围绕数据产业出台4份政策文件,对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动优化相关标准建设、实施、评价及创新成果总结推广体系,助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普查内容。
首次增加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