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发文称,国内竞争激烈+海外市场空间广阔,疫苗企业出海逻辑显现。近年来,随着中国疫苗市场快速发展,疫苗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企业产品管线趋于同质化,热门品种扎堆。而观察海外市场,目前全球多款疫苗供给短缺,部分地区自给率低,有利于国内疫苗企业避免国内竞争,实现海外出口。随着国内疫苗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新冠疫苗给予出海契机。此外,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多元,可分为贸易进入、合同进入或股权进入三种模式。对于贸易进入方式,国内疫苗企业可通过WHO PQ快速打开国际市场,也可以通过单个国家准入的方式获得更高利润。目前,疫苗企业出海已从成品出口向价值链上下游延展,未来出海有望加速。
走出去之后,如何走进去、深下去,为本地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同时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质,也是中国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众多国内企业出海的主要策略,但是,出海企业面临并购前期风险、并购后期资源整合和国企资产流失等诸多挑战。
深入理解各司法管辖区在立法变动、财税规则、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合规要素,成为企业构建韧性组织、规避经营风险的关键路径。
从居民收入结构的角度来看,促进消费的关键在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
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敏感度,积极响应行业协会的倡议和政府的政策引导;行业协会要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将企业的诉求反馈给政府,同时将政策意图准确传达给企业;通过政策支持和国际合作,为企业的海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有望打破部分行业海外内卷的困局,推动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