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财社论:持续推进因业因企考核机制,激发国企价值创造能力

第一财经 2024-02-28 21:38:47 听新闻

作者:一财评论员    责编:谢涓

要突出国企的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考核是国有企业的指挥棒,在树立鲜明的价值创造导向、努力提高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近日国资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上,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突出国企的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

曾几何时,复合增长率是考核国有企业的重要指标,国有企业负责人每天思考的都是那条呈现上升趋势的曲线。现在,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责任,相应的考核机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当前,对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来说,除了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更要面对蓬勃兴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在企业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起到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进一步说,就是要进行内在价值、长期价值的创造,增强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中的引领作用。

国资委多次强调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就是根据国企面临的新使命,在考核机制上加以引导和促进。

首先,持续推进国企“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要明确“业”和“企”。

“业”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则是承担这些任务的企业,尤其是领军企业。

国资委确定,将谋划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这些行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涵盖国家急需或紧缺的、具有较强基础支撑作用的、正向外溢效应较大的领域。

2023年,价值创造行动全面铺开,101家央企以“对标促达标、达标促创标”为主线制定实施方案,提出7000条落实举措,实现近2万个子企业全覆盖。

同时,2023年央企、地方国企加大力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为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为35.2%、17.1%,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较上年增加3.23个百分点。

其次,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要给企业留足时间和空间。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收益不确定等特征。为此,就需要针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探索实施中长周期考核激励。对于承担较多功能使命类任务的企业,可以考虑制定专项考核方案。

这里的“空间”更多指的是要允许失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容错机制,从而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即使在科技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功率也很低,大概在10%。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基本原则。这一点在“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体系中也应该得到体现,甚至可以一个科研团队“一策”。

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要强化激励政策的作用。

国资委确定,针对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将研究提高中长期激励的覆盖面和匹配度。相信覆盖面和匹配度不会局限在评选创优等精神奖励方面,还会有更多物质奖励措施出台。

国有企业也应该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奖励科研团队和个人。目标确定之后,科研人员就是决定性因素。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价值高的成果,无疑会给整个企业的考核业绩加分。

总之,持续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就是避免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国企,目的是以深入推进价值创造行动为契机,通过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促使企业树立鲜明价值创造导向。探索实施中长周期考核激励等措施,无疑给国企专心于价值创造留出了更多时间和空间。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