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国核电建设提速,但还缺少一张“绿证”

第一财经 2024-03-04 15:32:13 听新闻

作者:林春挺    责编:胥会云

核电目前在国内尚未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在电力交易中缺少一张“绿色”通行证。

核电建设正在加速。但作为清洁能源中碳排放最低的发电技术之一,核电目前在国内尚未纳入绿色电力体系,在电力交易中缺少一张“绿色”通行证。这一局面,在全国“两会”期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下称“中广核”)董事长杨长利的关注焦点。

杨长利在提交的《关于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电力体系的提案》中指出,核电的这种处境,“既不利于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核电行业的长远发展。”

核电的低碳和绿色属性不容忽视。根据IAEA数据,全生命周期内每生产1度电的碳排放量为5.7克,而同口径的光伏发电为74.6克、水电为64.4克、风电为13.3克。2023年,核电发电量在中国占比接近5%,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亿吨。

杨长利分析指出,核电企业在当前无法提供绿证等官方证明,难以满足社会对绿电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而在市场竞争方面,相关政策要求电网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在购买核电的同时,仍需承担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和配额,这降低了用户购买核电的积极性。

据杨长利介绍,核电每年可提供超过1600亿度的市场化电量,是用户购买绿电的重要选择之一。尤其是在华东、华南等地区,核电机组的分布能极大缓解绿电供不应求的局面。然而,由于缺乏绿证等官方证明,核电的绿色价值难以得到充分体现。

2023年12月30日21时28分中国广核集团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1号机组一回路压力降至大气压标志着太平岭核电1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圆满结束。来源:中广核官网

中国于2017年建立了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旨在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发挥绿色电力的低碳环境价值。该制度已构建起日益完善的绿色低碳电力体系,绿证交易、绿电交易两种市场机制已经建立,绿证核发范围已拓展至包括水电在内的全部可再生能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碳减排任务艰巨,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是实现能源消费侧和供给侧协同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已经成为核电大国,正在向核电强国迈进,应该在引领全球核电发展的政策导向上做出表率。”杨长利在提案中建议,尽早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体系,为核电的绿色低碳属性提供官方证明,满足市场用户购买需求,充分发挥核电在减碳降碳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欧美等国更加重视核电在碳减排中的突出作用,已有部分国家在政策或实施层面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范畴。其中,比利时、荷兰、芬兰等11国向核电发放了欧盟来源担保证书(GO证书),用于向终端消费者证明所用电力的绿色属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核电应该获得特定的绿证,并随电力交易无偿划转,这样既能让购买核电的用户获得零碳电力消费证明,满足供应链企业脱碳需求,又不给市场带来额外负担。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全社会低碳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5台,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居全球第三,次于美国、法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则排名世界第一。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测,中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在2030年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另据行业各方预测,到2035年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超过10%,将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发挥更大作用。

过去两年来,中国的核电建设正在加速。2022至2023年,全国一共核准20台核电机组上马建设。

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核电也正在经历一场复兴。2023年12月,第28届联合国气候峰会上,22国发起“2050年3倍核能”宣言。这一举动,表明核电成为了多国现实清洁能源的重要选择。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化石燃料相比,核电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清洁、低碳;与高波动性的新能源相比,核电发电稳定,可为电力系统提供容量支撑。同时,核电具备能量密度高、单机功率大、土地利用率高、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发电成本稳定等特性。

在核电建设提速的背景下,将核电纳入绿色电力体系,不仅是对核电绿色属性的认可,也是对中国能源结构优化、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推进。

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发展方面,核电起到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目前,中国新上马的核电机组以第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为主,这种机组平均每台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按此计算,过去两年,中国核准建设的20台核电机组,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

核电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长,涉及上下游几十个行业,其建设过程通过核电设备制造促进国产化能力提高,带动国内冶金、机电、制造等一大批相关产业发展。

(实习生郝梓竹、黄玟骆对本文有贡献)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