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2 月,中国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强调企业应披露在职员工的性别情况,加速落地性别视角在ESG 框架中的实践。性别平等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0中第5项指标(SDG5),倡导实现性别平等、增强妇女和女童的权能。将性别因素纳入投融资活动能够进一步通过金融手段赋能女性。近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和中伦律所联合主办了“可持续金融助力性别平等:ESG实践、策略和创新”沙龙,并邀请联合国妇女署驻华代表,金融界、产业界、学界参加,探讨促进各机构间交流性别友好的金融实践经验,以及如何将性别因素纳入ESG 管理和投资以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的可行性。
我受主办方委托,在沙龙开始的时候,给参会者们回顾了可持续金融相关的准则沿革和披露实践。2004年,UNGC 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与资产管理、证券服务和经济活动联系起来,并提出了10项准则。企业和投资者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潜在的风险和机遇,促进长期的财务表现和社会价值的创造。围绕着10项准则,以及后来的更为详细、细分和量化的ESG指引,公司逐渐开始应对交易所、监管、利益相关方诉求,进行规范化的信息披露,准则也再次当中提供了可以参照和对标的重要作用。
从风险管控角度来看,环境准则帮助企业识别与气候变化、资源耗竭、污染等相关的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社会准则促使企业关注员工福利、社区关系和供应链管理等社会因素,从而识别和管理可能影响企业声誉和运营的社会风险;治理准则强调透明度、合规性和良好的治理结构,帮助企业防范治理不善可能带来的法律和财务风险。从拓展商业机会识别和精准利用来看,环境准则的对标可以帮助企业锚定开发新的低碳、循环、环境友好型技术和产品,满足市场对可持续产品的需求,从而获得新的增长点;社会准则的遵循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增强市场竞争力;公司治理的提升可以帮助企业建设良好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和透明度、吸引更多和更高质量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在ESG准则框架之下,企业应选择与其ESG战略框架相匹配的国际主流标准进行披露(GRI、SASB等,并参在应对候变化领域中的技术性量化准则),这有助于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可比性。
准则不仅仅对披露起作用,也对可持续商业的战略设计、运行实践发挥着引领作用。更进一步,也只有实实在在地推进ESG,使其成为实现可持续商业的有用工具,披露才能有实质性内容可写、可沟通、可回应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为此,我建议采用六维宝石模型来帮助企业规划其可持续商业模式的设计、落地和创造价值过程。
在围绕着准则和披露的框架内容讨论之后,来自金融界的代表(渣打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宝武基金等)和来自企业及社会企业的代表(百威中国、Impact Hub等)都介绍了各自在对标准则、开发促进性别平等平台、为女性赋能、发挥女性创造价值的特殊作用等宝贵经验,令人眼前一亮。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分析,将在我的后续文章中逐一展开。
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到来,举办以性别平等、多元化为主题的沙龙,交流行业的实践经验,为女性的开拓和成就喝彩,很有意义。就此,祝贺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努力着的女性节日快乐,祝愿她们永远充满热情,温暖我们的世界。
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协同合作,通过信息披露和实践行动推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
晨光相信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相辅相成,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企业长期价值的战略锚点。
截至2024年底,科思创在中国投资超过40亿欧元
《办法》称,强化风险揭示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充分披露可能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活动和未来发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