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将全面提速,医院等各方应如何协同?

第一财经 2024-03-15 20:04:47 听新闻

作者:邹臻杰    责编:计亚

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将在全国层面进一步提速。

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将在全国层面进一步提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其中,“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相关内容的落地和操作路径在业内引发多方探讨。

早在2022年3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方法》一方面明确了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范围及其对应的质控标准,另一方面则提出,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就医体验。

当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是否还存在堵点?企业、医院等各方将如何在实操层面进一步协同?

堵点仍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被多位业内人士提及。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称,尽管政策不断,但对于检查检验结果在医院之间的互认,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距。她表示,应以质量安全为保障,建立起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统一标准;对于一些复杂疾病,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但可以互认其结果;同时,通过搭建电子病历平台,以电子病历为切入点,最终将互认全面铺开。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常常会接诊许多外地患者,他表示,如果可以将厚厚一叠医学影像报告以“云胶片”的形式在线上落地,可以极大方便这些资料的存储和携带,同时也节省了患者的费用支出,“随着医学水平均质发展,异地检查完全可以做到同质化,以及不同医院之间的相互认同。”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在医疗领域,近年来部分省级城市之间已经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比如,深圳目前已有72家政府办医疗机构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浙江则有436项检查检验项目实现了互认,累计互认数量超过3000万项次,直接节约医疗费用超过11亿元。

而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嘉善、吴江),85家定点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就医全领域结算免备案,35项医学检验结果和9类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实现报告互通互认,240余万参保人员直接受益。

尽管如此,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堵点仍存。业内人士认为,堵点包括:各城市所建设的检验检测平台技术路径不一;医疗机构检验检测水平有高有低,区域检验检测水平仍无法实现均质化;检查检验量的减少会直接影响医院和医生的业务收入等。

当前,哪些检查检验项目迫切需要实现互认?“需要实现互认的检查检验项目通常具有几大共性,包括需求体量大、检测频次高、储存方便、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安全程度高等,上述缺一不可。”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促进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帆告诉记者。

杨帆称,比如,一些血常规、尿常规、血压等指标通常在医院内频繁开展,这些项目也都是疾病诊断的前提;再比如,检查检验数据需要在统一标准、格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共享和识别;此外,电子医疗记录、病历档案等形式则会更利于数据的传输,但其中必须有严格的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作为安全保护。

“在数据安全上,可以采用高级加密标准(如AES)、安全的数据传输协议(如TLS)和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等,保护患者数据在互认过程中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杨帆说。

实操路径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过程中,影像、检测等设备是否需要通用?相关标准如何统一?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是否会受影响?

企业方面,磁共振成像专家、东软医疗副总裁徐勤告诉记者,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在基础设施的技术层面不难实现,但需要以医疗机构开展规范化扫描为前提。对此,徐勤解释称,一些医院在对比度等参数上有自身的偏好,这可能会导致和其他医院设置的参数不兼容,“比如,CT由于参数较少,就比MRI在互认上更容易实现;但不建议先从超声结果开始互认,这是由于超声结果更多地是取决于医生操作和经验。”

“互检互认,需要业内厂家在这一领域形成统一操作协议,达成共识,业内部分厂家已经有了一定实践基础。”徐勤说,一些标准化、大众化的疾病比较容易在统一操作协议下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但一些疑难病症就会有些困难,“这是在于该疾病或需要具有强检测能力的医生采用更高级的序列、更个性化的技术来进行,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也会更高,对诊断患者病情也更有利。”

“事实上,平均来看,我们的CT、MRI等影像设备的功能,在医生端的使用率仅为30%左右,还有很多功能等待进一步使用。”徐勤说,对于疑难杂症,进一步来说,比如在三甲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由于它们在设备性能、人员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其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难度在当前也会比较大。

医院方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分子诊断中心肿瘤NGS临床实验室负责人刘泽兵告诉记者,医院可以从检验科的部分项目开始进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比如,常用的肝肾功能生化检测、肝炎“两对半”免疫检测、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等。此外,也可以从影像学的CT、MRI进行率先尝试。

刘泽兵表示,在满足前提条件下,“互检互认”基本不会影响医生的诊疗水平。这些前提条件包括:检测仪器、试剂是否都采用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设备和试剂;人员资质、实验场地是不是符合相应标准;从样本采集、运输、检测、报告流程以及剩余样本处理、数据安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定期参与室间质控、定期安排巡回现场检查等。

“进一步来看,检查检验结果的互认,还需要在卫生、药监等部门的监督管理下,把不同省份、区域的相关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业务科室负责人、骨干召集到一起;多次协商检查检验项目在互联互通互认方面的细节问题。”刘泽兵补充。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