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什么?是量,也是价。大多数历史时期,量价基本同步。然而,过去一年多来,我国实际GDP稳中有升,价格水平却面临下行。相应地,宏观与微观体感之间呈现些许差异。量价为何如此分化?谁更能表征经济动能?未来又将如何演绎?
经济是量
从量来看,实际GDP确是表征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不过,该值短期容易受到基数效应等影响,去年就表现得较为明显。
今年年初,多项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固然有春节服务业脉冲等影响,但统计口径优化、闰年工作日等效应,也引致基数“降低”情形下投资、工业数值的向上扰动。结合开年以来工业及服务业等走势,预计一季度实际GDP有望在5%~5.5%的区间。
经济也是价
从价来看,无论是CPI、PPI,还是GDP平减指数,似与微观主体的收入、盈利更贴近,更能表征产出缺口的变动。这或是近期中央所强调的,部分政策指标要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过往来看,实现价格的正增长都伴随着微观预期的改善。
历史上,若一季度实际GDP趋近年度预期目标值,往往预示着随后总量政策会更具定力。例如,去年年初“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叠加低基数支撑年度目标的实现概率,总需求政策秉承“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的取向。
随着春节服务消费脉冲、闰年等影响消退,二季度经济环比将有所回落。全年价格的改善幅度可能更趋平缓。初步预计,若地产等风险可控,全年GDP平减指数将在去年负增长的基础上向零左右趋近,名义GDP提升相对温和。
(作者伍戈系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曹海巍、俞涛、高童系长江证券研究员)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伍戈经济笔记”。
欧元区CPI能否确定下一步降息前景,OPEC+部长级会议召开。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4%。
哈里斯特朗普首次对决,欧央行料降息25个基点。
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8%,按年率计算增幅为3.1%。
下半年食品价格将出现季节性上涨,加上猪肉供需矛盾有所缓解,未来食品对CPI的拖累作用将趋于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