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财政部发布了2022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对包括31个省份和5个计划单列市预决算公开进行打分排名。广东省继续位居榜首,河南跃升第二,湖南守住第三。
图表数据来自财政部
政府预决算公开是强化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硬化预算约束、加强财会监督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强化外部监督的机制性安排,对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推动地方预决算公开,2023年9月至11月,财政部组织对2022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预决算公开情况开展了专项检查,重点关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2022年度预算和2021年度决算公开情况。这是2015年以来第7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预决算公开检查。
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的基础上,为科学、客观、全面评价预决算公开情况,财政部对各地进行综合打分,形成了2022年度地方预决算公开度排行榜。其中财政大省广东自2019年以来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
此前广东省财政厅介绍,广东对标财政部预决算公开做法,完善全省统一公开模板,并通过开发建设“广东省预决算公开报告填报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信息填报更加规范、完整、及时。对未按要求公开的市县和部门进行通报。将预决算公开结果纳入省直单位年度绩效考核、省对市县财政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和地区在考核中予以扣分,有力督促各方落实主体责任。
与2021年排行榜相比,上海此次在榜单排名跃升至第四位。甘肃省从2021年榜单末名上升至此次第七名。2022年地方预决算公开榜单中,云南省垫底。
财政部表示,总体来看,地方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主动向社会“晒账本”“亮业绩”,预决算信息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预决算公开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根据财政部数据,2022年度公开预算和决算的地方各级部门分别为25.46万家、25.47万家,未公开6家、8家。未公开预决算的地方政府和部门数量自2018年度以来连续五年均为个位数,基本实现“应公开尽公开”。
另外,2022年度公开预算和决算的地方各级部门所属单位分别为34.68万家、32.11万家,未公开267家、146家,较2021年度大幅减少,公开率分别达到99.92%、99.95%,基本实现公开全覆盖。
不过财政部此次检查也发现,部分地方预决算公开仍存在薄弱环节。一是个别部门及少数部门所属单位未公开预决算信息;二是少数预决算信息未在批复后20日内向社会公开;三是部分预决算公开内容不完整不细化不准确;四是部分预决算公开内容可读性不够。
自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归属中央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按照缴纳义务人应缴费额的50%减征。
财政部表示,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加上我国GDP规模是不断增加的,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
财政部将认真抓好政策贯彻落实,指导地方健全专项债券管理工作机制,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充分释放政策效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财政部综合司司长林泽昌在发布会上表示,相信随着政策持续发力和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回稳向好。
截至2023年末,全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64.2万亿元,同比增长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