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欧盟将调查运往欧洲的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获得补贴的情况。请问中国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这会对中国相关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此,商务部发言人何亚东表示,中方注意到,欧委会近日宣布根据《外国补贴条例》,对中国风力涡轮机供应商发起补贴调查。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局负责人昨天已在布鲁塞尔向欧委会贸易救济主管部门负责人当面提出严正交涉。中方认为,欧方做法明显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严重干扰中欧产业正常合作,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将严重影响全球应对气变的努力和绿色转型进程,损害各国企业投资欧盟的信心,也会削弱中欧互信。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国风电等新能源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供链体系和充分的市场竞争实现了快速发展,赢得了竞争优势,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是任何补贴也补不出来的。”何亚东说,中国新能源产业致力于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优质产品,为包括欧盟在内的世界各国绿色转型作出了积极贡献。欧盟不能一手高举应对气变的大旗,口口声声倡导绿色合作,却另一手挥舞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对正常的国际绿色贸易和投资横加限制,在应对气变上奉行双重标准,“欧方做法恐将使其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阻挠者、中欧投资合作的干扰者和双方经贸互信的破坏者。”
何亚东表示,全球绿色产业方兴未艾,中欧绿色合作空间广阔。中方希望欧方摒弃保护主义做法,重回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切实为中欧企业绿色合作提供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环境,让绿色真正成为中欧经贸关系的底色。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动向,保留采取必要措施的权利,坚决捍卫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中国和欧盟有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中方敦促美方不要动辄挥舞“关税大棒”,把关税作为工具四处搞胁迫。
何亚东表示:“中方一直尽最大努力推进对话磋商,希望欧方倾听产业呼声,以实际行动与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务实、平衡的原则相互照顾彼此合理关切,共同推动磋商取得成果。”
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存在《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第三条所规定的情形,构成贸易投资壁垒。
中欧双方技术团队围绕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开展了密集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