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方网站上公示,诺和诺德提交的1类新型口服减重药Amycretin片临床试验申请已被正式受理。
Amycretin是诺和诺德继司美格鲁肽之后的又一个重磅减重疗法,这是一种新型口服GLP-1受体和胰淀素(Amylin)受体长效共激动剂。诺和诺德最近公开的一项小型1期临床研究表明,在接受12周该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3.1%,超过旧版司美格鲁肽药物服用同一周期6%的减重疗效。
诺和诺德在上个月的投资者年会上表示,该药物中期试验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预计将于2026年初得出结果。
在GLP-1类药物取得巨大成功后,目前多家公司都在开发其他有潜力的新型减重疗法,例如Amycretin就是靶向胰腺中影响饥饿的胰淀素。与GLP-1类似,胰淀素也能减缓胃排空和促进饱腹感。
除了诺和诺德之外,另一家药企Zealand也有两款在研的胰淀素疗法,该公司还在与德国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共同研发减重药物。
荷兰券商Van Lanschot Kempen分析认为,胰淀素类似物是减重药赛道的“差异化资产”,可以提供针对不同机制的疗法。
另一方面,口服版本的减重药从提升患者依从性的角度来看更具优势。诺和诺德在口服疗法的研发方面已经具有优势。今年1月,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片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这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口服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该药物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
目前,用于减重适应证的司美格鲁肽口服制剂已在中国进入到3期临床试验,评估每日一次50mg口服制剂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中疗效和安全性。
值得关注的是,司美格鲁肽化合物在中国的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4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递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吉优泰”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申报上市的司美格鲁肽生物仿制药。
在这一背景下,诺和诺德在中国申报新一代GLP-1类药物临床,将有助于该公司在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后,仍然占据市场优势。
诺和诺德还预计,用于减重适应证的司美格鲁肽注射剂Wegovy有望于今年在中国内地获批上市。
凭借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市值已经超过5600亿美元,超越了特斯拉市值。GLP-1类药物之所以引爆资本市场,是因为它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一篇上周六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的最新研究结果,此类降糖药物也可降低糖尿病患者与肥胖相关的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风险。
此次司美格鲁肽中国说明书更新正处于GLP-1类减重药物竞争升级之际。在礼来公布了一系列积极的临床数据后,诺和诺德的先发优势正在遭受挑战。
由于口服药片的生产过程更简单,业内预计口服版本的GLP-1减重药有望将药物的成本降低30%至40%,这意味着更广泛的人群能够获得有效的减重疗法。
目前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起慢病防控“政府-社区-个人”管理的闭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对健康人而言,很多情况下低血糖是因为挨饿或者减肥而导致的,如未吃饭状态下出现头晕眼花、出冷汗等症状,这时候应及时补充糖分并做好血糖监测。
诺和诺德10亿美元再购入一款减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