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大众中国宣布,大众汽车集团投资25亿欧元,进一步拓展位于合肥的生产及创新中心,以强化本土研发。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将在合肥生产两款与小鹏汽车共同开发的大众汽车品牌车型,其中首款车型为中型SUV,计划于2026年投产。
按照最新规划,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过30款纯电动车型。由大众汽车集团全资控股、位于合肥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VCTC”)正在开发集团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架构(CMP),从2026年起,集团将依托该平台开发不少于4款面向紧凑级入门市场的电动车型。
VCTC将承担大众集团的关键开发任务,其是大众汽车在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大众中国CEO贝瑞德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VCTC是对接合资公司以及本土合作伙伴的重要接口。通过VCTC,大众汽车将开发部门和决策流程在合肥整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车型。此外,公司在产品开发初期就将车辆和零部件的开发与采购进行整合,两项工作齐头并进。
大众汽车集团方面表示,通过加强自身研发能力并与中国本土高科技企业进行合作,携手小鹏汽车、上汽集团等中国汽车制造商,持续推出新的电动车型,拓展产品组合,并以“中国速度”将前沿的本土技术引入旗下品牌车型。通过这一方式,产品开发周期将缩短30% 以上,同时将更有针对性地聚焦并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多年在中国市场保持第一,不过比亚迪正在逼近。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323.6万辆汽车,而比亚迪集团的销量为302万辆。
从大众汽车当前发布的战略来看,紧凑型入门市场的电动车型将是未来的重点之一。过去多年来,合资品牌在传统燃油车A级车市场中占据统治地位,尤其是A级轿车领域。合资品牌中的轩逸、朗逸等常年霸榜,虽然2023年销量仍位居前列,但比亚迪秦PLUS首次夺得A级车市年度销量冠军。而曾经称霸A级轿车市场前三的轩逸、朗逸和卡罗拉在2023年销量分别同比下滑15%、6%和31%。比亚迪A级夺冠给大众汽车等外资品牌传递了加快布局A级新能源车市场的必要性。
整体来看,A级市场目前仍主要以燃油车为主,但新能源A级车市场空间较大,目前已有多家车企加快在这一领域的布局。“A级车市场未来会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将在A级平台上推出四款产品,初步定价在14万~17万元左右。” 贝瑞德此前表示,中国市场的价格内卷将持续很长时间,大众汽车推出的A级车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保持盈利。
二季度,在企业释放新车补贴、提升配置多元化竞争有利因素下,车市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智能驾驶已经成为车企角逐的焦点。
2025年开年,东风与长安的战略重组、吉利极氪与领克的整合、广汽与华为的跨界联盟等事件,标志着行业已从“单打独斗”转向“合纵连横”的深度整合阶段。
Winkelmann认为,超豪华客户对电动化的接受节奏不同,需要等待市场成熟。
只有将全球长期的经验与中国速度相结合,并吸取过往教训,才能共同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