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专题文章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城市更新热潮下机遇涌现,中英携手共拓可持续发展新未来

2024-04-16 19:35:26 听新闻

责编:冯馨儿

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与基建参赞冯迈思“快问快答”

2月19日,成立于1952年的老牌上海百货公司正式启动转型升级进程。在此次上海徐家汇商圈的城市更新项目中,进入中国市场20余年的英国老牌建筑设计公司Benoy扮演了重要角色。Benoy团队在提升内部立体空间、突破传统向内商业形态的同时,着重重塑城市界面,展示窗口形象。

徐家汇商圈的改造则是当前中国火热的城市更新缩影。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预测显示,到2029年中国城市更新工作的投资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如何更为积极地探索城市更新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已成为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在大力推动城市更新之际努力的方向。

英国作为最早开展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城市更新问题的国家。历史经验显示,百年来英国在城市更新方面并非停留于表面的拆与建,而是在不断演进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政府、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提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同时,尝试解决城市衰退的根本矛盾。

此处插入视频

英国驻华大使馆能源与基建商务参赞冯迈思(Miles French)表示,英国是世界第二大服务出口国,从金融服务到保险,从会计到建筑,从法律服务到工程,从招聘到广告,从管理到咨询,英国的服务业都为上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这与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展非常吻合。

英国城市更新有哪些经验

借鉴英国城市更新发展脉络,冯迈思认为,城市更新应以有机和结构化的方式综合考虑,项目开发方通常需要考虑项目开发的全生命周期,涵盖从战略定位、功能和架构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到项目运营。而良好的城市更新可以让城市恢复生机,提供优质的区域,让居民兼顾居住、工作和休闲娱乐,并促进经济增长。此外,城市更新也需是可持续的,需高度重视遗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伦敦,建造于工业时代的巴特西电站曾是当时英国最大的发电站,为伦敦提供五分之一的电力。然而,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巴特西电站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如何使这一历史遗产焕然新生,英国知名建筑事务所WilkinsonEyre和英国领先的建筑、总体规划和遗产顾问公司Purcell对这一欧洲最大的红砖建筑在修复、保育和翻新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WilkinsonEyre的改造与电站原本的风格相协调,保留烟囱和涡轮机房作为项目最为突出的特征;Purcell甚至使用了18种红砖以期实现无缝修复。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巴特西电站如今已成为集餐饮、休闲和观光一体的综合商业区。

冯迈思认为,巴特西电站之所以能成为伦敦居民与游客首选的景点,离不开建筑师、结构工程师、遗产保护顾问、可持续发展顾问等项目团队在英国的城市更新中分工明确又通力合作,以确保项目的高质量交付。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中,巴特西电站作为“最能代表伦敦的六大建筑”亮相。

如今在中国的一些市更新项目中也能看到不少英国团队的身影。诸如英国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深度参与的上海苏河湾、深圳万象城、上海中国外滩金融中心等项目已成为当地城市的热门地标。作为专业城市规划与运营机构,第一太平戴维斯承担着将城市空间转化为高效、宜居、可持续环境的责任,并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围绕片区综合有机更新、历史文化街区活化更新、工业遗存改造更新、传统商圈焕新升级、城市社区微更新、存量资产盘活更新六大城市更新的重点领域在中国市场布局。

在上海,杨树浦电厂的改造升级显著融入了英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理念。英国建筑设计事务所BDP担纲这座百年地标建筑的改造,在传承电厂独特的历史和工业基因的同时为其重注活力,以一根曾经的煤传送带为纽带,将新老机组连结成一座“线型”博物馆,将曾是上海最高建筑地标的两根烟囱予以保留,以光影投射,让当代艺术融入历史记忆。

(左)杨树浦电厂历史照片;(右)杨树浦电厂现状

在BDP看来,这一项目改造的最大挑战在于项目时间跨度近百年,因此要耐心梳理、保留项目的完整性。在改造中,尽可能的保持工业流程的完整性、保证建筑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真实性以及关注于后期的运营。

除了工业遗迹的再开发、老旧小区的整治修缮外,城市更新和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有着天然的联系。当前中国有许多独有的优秀历史建筑正在经历翻修、重生。第一太平戴维斯作为北京大栅栏观音寺片区老城保护与更新项目的业态发展顾问,挑战传统思维,运用创新策略,深度参与了该老城区的更新与改造。在尊重和保护历史文脉的前提下,第一太平戴维斯通过对该区域的居住环境提升,有效管理和运用空置资产,对老城文化与风貌的保护并传承,将承载深厚历史底蕴的大栅栏街区打造成首都历史文化遗产的闪亮名片。

随着各种技术涌现,BDP通过在中国市场的实践中也发现,越来越扁平化的生活也使得城市在更新中面临如何维持自身特色的问题。对于中国那些蕴含丰富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存量老旧建筑,如何把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然后再充分挖掘,是未来中国城市更新的新空间。

低碳主导下的城市可持续更新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中设定法定碳减排目标的国家,英国在绿色建筑标准、能效提升、城市更新、既有建筑改造、循环经济等方面也拥有先进经验。经过多年探索,英国已将绿色与低碳理念深深植入城市更新的上下游中,富有创意又具备节能低耗的建筑设计和规划方案也是层出不穷。

在伦敦,由英国建筑事务所Farrells重新规划设计的英国内政部已成为伦敦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建筑的标杆项目。Farrells将这项占地8公顷的内政部建设计划视为市中心稀有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机会,总体规划主张恢复该地的历史城市格局,通过低层、独立的建筑组群取代尺度过大、厚重封闭的塔楼和裙房,重建街道立面、公共空间以恢复街区活力。该项目获得英国BREEAM绿色建筑认证的“优异”评级,在满分10分的环境评级中获得9分。

环保理念也深深烙印在素有英国“鬼才”建筑师之称的Thomas Heatherwick身上。在伦敦奥林匹亚项目中,Heatherwick和他的团队竭尽所能地保留并展现维多利亚时期的标志性展厅,旨在让这座历史古迹重现其原有的宏伟气势,避免拆除重建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使用方面,将通过低碳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至少35%的碳减排。

建筑事务所RSHP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设计的中央大楼也是城市更新及低碳建筑的代表项目。该项目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里,为校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广场,旨在节省40%的能源和35%的隐含碳排放,并获得了BREEAM绿建卓越认证。

实践显示,城市更新是一个强调开放包容与合作协调的治理体系。未来除了在设计规划方面走环保低碳路线外,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还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此前,英国政府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零碳城市”。而作为比城市更细化的单元,旨在实现能源结构可循环、可持续的“零碳”社区已在英国有所实践。建于2000~2002年的BedZED零化石能源发展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生态村,也是英国最大的零碳生态社区和规模最大的零能耗发展项目之一。作为典型的绿色生态社区,BedZED“零能源”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社区的规划、设计、建筑、环保等诸多硬件上,更体现在它所推崇的绿色文化、环境道德和完善的环境管理体制的建立上。

城市更新的推进和结构优化往往涉及多项目多以及高成本,经验显示,英国多采取以市场为主导的各层面“多条腿走路”模式。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同时,赋权市场运作的多元参与机制,使得城市更新在持续推进的进程中又能结合时代特色。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城市更新进程的起步较英国晚,但2022年以来,中国各地政府纷纷积极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政企联动”已成为推动城市更新进入快车道、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制。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精细化发展阶段,而城市品质的优化依赖于好的运营,只有城市更新的刻度越细,参与主体越多元,城市整体更新的效率就会越高。

在城市更新方面,冯迈思看到中英合作的广阔未来。近年来中国市场对外国城市更新专业知识的需求愈发显著,特别在平衡商业发展与城市保护、低碳实践等方面,这些都是未来中英可以深入合作的领域。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链接,访问英国商业贸易部建筑环境专页,了解更多行业详情。

https://ukbusinessinchina.com/cn/jianzhuhuanjing?utm_source=yicai&utm_medium=article&utm_campaign=sc_infra_yicai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