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汽车市场价格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研判其后期价格走势,近日,深圳市价格认定与监测中心对汽车市场进行了调查巡视。从调查巡视情况看,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
一、新能源汽车价格情况
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以来深圳新能源汽车价格普遍下跌,一般跌幅在5-10%左右。其中,监测的新能源汽车有10款价格下跌,降幅最大的为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DM-i 110KM旗舰型),售价从年初的15.48万元/辆降至13.98万元/辆,下跌9.69%。
| 2024年汽车各期价格表(单位:万元/辆) | |||||||
| 序号 | 品种 | 规格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2024年以来价格降幅 | 
| 1 | 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 | DM-i 110KM 旗舰型 | 15.48 | 15.48 | 15.48 | 13.98 | -9.69% | 
| 2 | 比亚迪-秦PLUS | DM-i 55KM超越型 | 10.58 | 10.58 | 10.38 | 9.58 | -9.45% | 
| 3 | 比亚迪-元PLUS | 430KM 超越型 | 13.98 | 13.98 | 12.68 | 12.68 | -9.30% | 
| 4 | 比亚迪-宋Pro新能源 | DM-i 110KM超越型 | 13.98 | 13.98 | 12.98 | 12.98 | -7.15% | 
| 5 | 腾势汽车-腾势D9 | DM-i 965 尊享型 1.5升 | 34.98 | 34.98 | 34.58 | 32.48 | -7.15% | 
| 6 | 特斯拉中国-Model 3 | 后轮驱动版电动264马力 | 26.14 | 26.14 | 24.59 | 24.59 | -5.93% | 
| 7 | 广汽埃安-AION Y | Younger 电动 136马力 | 11.38 | 11.38 | 11.38 | 10.78 | -5.27% | 
| 8 | 小鹏汽车-小鹏P7 | P7i 550 Pro 电动 276马力 | 21.39 | 21.39 | 20.39 | 20.39 | -4.68% | 
| 9 | 比亚迪-海豚 | 420km 自由版 电动 95马力 | 11.68 | 11.68 | 11.28 | 11.28 | -3.42% | 
| 10 | 特斯拉中国-Model Y | 后轮驱动版电动299马力 | 26.64 | 26.64 | 25.89 | 26.39 | -0.94% | 
巡视中,有4s店工作人员表示,从2022年开始,门店内关注电车的消费者明显增多,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电车价格逐渐走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也给予大量的政策支持,包括购车补贴、免征购置税、牌照优惠等,加速了汽车市场“油转电”。同时工作人员还介绍,现在到店购置比亚迪系列新能源汽车可享多重优惠,如首任车主自购车之日起可享受2年内赠送充电桩及免费安装服务,三电系统终身保修(首任车主)整车保修期6年或15万公里,2年免费云服务、1年免费车机流量。
二、原因分析
(一)市场供过于求
从供应端看,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944.3万辆,比上年增长3成。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仅比亚迪、问界、理想三家的计划交付量就增加了230万辆,而市场需求预测仅有210万辆增量,市场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二)电池成本降低
电池成本占整车的成本达到50%左右。数据表明,国产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2022年底到达峰值后便开始滑坡式下降,相比峰值接近60万元/吨的价格,目前已降至10万元/吨左右,降幅达到8成。据业内人士反馈,碳酸锂价格每吨降低10万元,一辆容量为70KWh的纯电动汽车制造成本就可以节省近1万多元。
(三)规模化及全产业链优势
从供给侧来看,我国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形成了以大型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为链主的“三电”“三智”产业链条,以及充电桩等配套产业。比如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产业链整合优势,以及火爆销量下规模效应的成本优势的结果,让比亚迪有了产品定价的主动权。
三、后期预测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4年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计2024年将会有150多款新车上市,其中110多款是新能源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异常激烈,预测价格战可能以多种形式展开,包括降价促销和定位下探等。
 
  对内卷突出的重点行业,行业协会可以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
 
  深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步入快车道。
 
  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将于2030年底通车。
 
  方案明确2026年底前投入使用龙华樟坑径直升机场。
 
  低空文旅展区聚焦“文旅和低空经济”跨界融合,宠物旅行展区瞄准千亿级宠物友好消费市场,“舌尖环球及风物集萃”专区则以美食为纽带,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