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法草案23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方向,支持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有序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据介绍,中国已制定电力法、煤炭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多部单行能源法律法规,但能源领域还缺少一部具有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在单行能源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能源法,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草案完善能源开发利用制度,主要从六个方面作了规定:一是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方向;二是明确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三是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和集约节约利用;四是保障基本能源供应服务;五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六是促进农村能源发展。
关于明确能源结构调整方向,草案支持优先开发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有序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
在促进农村能源发展方面,草案鼓励和扶持农村的能源发展,统筹城乡能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地区发生临时性能源供应短缺时,优先保障农村生活用能和农业生产用能。
为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有效监管的能源市场体系,草案规定,国家推动能源领域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实行分开经营;协调推动全国统一的能源交易市场建设;要求能源输送管网设施向符合条件的主体公平、无歧视开放;鼓励能源领域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全链条协同推进;推动建立主要由市场因素决定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能源价格调控制度;促进能源领域国际投资和贸易合作。
机构估计,到2035年全球将需要362GW(吉瓦)的新增发电装机来满足数据中心的用电需求。
从最新发布的财报来看,不少储能企业已经逐渐适应行业的环境,并加速出海改善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气候组织CEO 海伦·克拉克森表示,RE100全面认可中国绿证,赋予了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绿色规则制定的新机遇,通过绿证这一标准化工具,中国企业可以更主动地融入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在国家双碳目标、风光发电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西电东送”的内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更加紧迫和更多的现实挑战。
增加对大型工商业客户销气量是城燃企业天然气销售业务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此外,可再生能源业务也在成为城燃公司的另一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