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区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全国首个!上海发布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第一财经 2024-05-13 21:04:16 听新闻

作者:金叶子    责编:姚君青

到2025年,推进打造50家以上绿色低碳链主企业。

为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上海发布全国首个省级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在5月13日举行的上海节能宣传周开幕式上,上海市工业碳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上线,这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碳管理综合性服务平台。

金叶子/摄

该平台支持企业组织碳核算报告自动生成,首期开放了电子、机械、新能源等行业的50个产品标准模型,围绕企业碳管理工作开展碳效评价,基于行业碳管理数据,为企业碳管理水平提供评级。

上海市经信委节能和综合利用处副处长张敏对第一财经在内的媒体介绍,该平台集企业组织碳核算、产品碳核算、碳认证、碳效评价、碳金融、ESG等功能为一体,可实现企业碳足迹申请、核算、报告生成、第三方核查、认证一站式管理服务。

具体来看,平台已内置风电、太阳能等高端装备类,锂电池等电子信息类,食品、家具、纸制品等消费品类,钢制品、钢制零部件以及各种能源类型驱动的汽车等50余个核算模型,可拓展连接更多应用场景,帮助企业低门槛,低成本开展碳足迹核算与认证。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台3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或团体标准,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推进打造50家以上绿色低碳链主企业。到2030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或团体标准,全面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在长三角全面实施并广泛应用,形成市场化良性运转的绿色低碳供应链,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链主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

数据显示,上海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45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3个、国家级绿色园区8个、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67个。同时,累计培育市级绿色工厂295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3个,绿色园区24个,绿色设计产品150个。

张敏告诉记者,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加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深化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在绿色低碳服务方面还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双化协同转型提升,构建绿色生态服务圈。

开幕式现场除了平台发布外,还发布了上海市2024年十大绿色低碳创新技术产品。其中,屹锂新能源的全固态锂电池突破了固态电池材料体系核心技术难题,解决了传统锂电池的安全问题,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亿可能源AI人工智能大模型低碳优化排产系统,改变了传统产线能耗管理方式,广泛应用于高能耗流程工业生产线;直捕碳科的低能耗直接空气碳捕集技术(DAC)可直接从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吸附剂吸附量领先国际水平,捕集成本最高可降低40%以上。

上海市节能协会秘书处对外交流合作负责人王佳骏告诉记者,今年上海节能宣传周期间将开展各类主题活动427个,面向全体市民发放“绿色低碳大礼包”,涵盖绿色活动礼包、绿色消费礼包和绿色研学礼包3大板块。比如绿色消费礼包将发放各类绿色出行、绿色餐饮折扣、体验券超100万份,并开展绿色家电促销活动,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消费。“在绿色家电消费这一块,今年结合上海市的家电消费补贴政策,市民购买家电的时候,最终金额可以享受10%的优惠价格。”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