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旅游日与旅游强国

第一财经 2024-05-23 18:29:17

作者:孙文华    责编:高雅馨

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本文作者孙文华,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在5月17日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融合发展,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总书记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的肯定和最新指示让旅游人备受鼓舞。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也就在今天,在上海豫园商城内,召开了复旦大学沈祖祥副教授“我为旅游设计灵魂”的新书发布会,作为中国旅游策划学创始人,沈教授团队已经承接了400多项全国各地的旅游策划,会上沈教授分享了他在策划过程中的心历路程。专家们也对新时代的旅游展开了思想的讨论,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吗?文化等同于旅游灵魂吗?

灵魂是旅游的生命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国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国民旅游意识,推动旅游强国战略的实施。

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精神追求。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发现自我、探索未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生命力,正是旅游的灵魂所在。旅游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当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文化背景中,我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思考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这种自我发现,可以带来心灵的觉醒和成长。旅游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旅游,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拓宽视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这种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构建和谐世界。旅游让我们有机会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放松身心,净化心灵,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平静。这种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激发我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感

旅游可以激发创新灵感。在旅行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创造性地解决。这种创新思维,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提高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旅游中的新鲜体验,也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旅游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旅游也可以促进社会公平,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实现社会资源的共享。

显然,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我为旅游设计灵魂》一书中,沈祖祥教授提到,找魂、造魂、销魂。从宏观的角度,“灵魂”之于旅游,是人们在生活富裕后的精神追求。但这种灵魂对于策划人来说,更需要具象化和微观化。

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灵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的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使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成为了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途径。文化为旅游提供了深度和内涵。每一处风景名胜、每一座历史建筑、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通过旅游,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些文化,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满足和愉悦。旅游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旅游,可以将一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展示给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从而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同时,旅游也可以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传承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可以实现互动发展和互利共赢。一方面,文化可以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旅游更具特色和魅力;另一方面,旅游可以为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使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在实践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催生了许多创新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模式。如文化主题酒店、文化体验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使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播和弘扬。

但文化与旅游怎么的融合才能算是有了“灵魂”,很多地方为了建设“文化项目”,曾大兴土木,曾看到过新闻,有些地方为了造“文化”,花了近亿的资金在山上为佛像塑金身,以为就有了灵魂,不但破坏了当地的自然风光,而且由于缺乏产业及运营,不但旅游搞不起来,最终还不得不拆除了事。有些地方为了赠热点,短短几个月热搜频频,虽然人气上来了,但整体旅游服务体系跟不上,很快热潮褪去,又回归到从前。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旅游发展之魂

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旅游发展,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以游客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安全、舒适、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同时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文化遗产。这种发展模式,体现了旅游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目标。以人为本的旅游发展,首先是尊重和满足游客的需求。这包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提供良好的旅游体验。同时,还要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随着旅游市场的日益成熟,游客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和多样化。高质量的旅游发展,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特定需求。这包括提供个性化的旅游线路、特色住宿、文化体验等,让游客能够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旅游安全是高质量旅游发展的前提。这包括旅游目的地的安全、交通工具的安全、住宿和餐饮的安全等。同时,还要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包括良好的住宿条件、便捷的交通设施、优质的餐饮服务等。

高质量的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包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还要注重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实现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共生。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高质量的旅游发展,需要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这包括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挖掘和弘扬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创新文化表达和传播方式,让游客能够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文化。高质量的旅游发展,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鼓励公共参与。这包括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加强旅游行业的自律和监管,以及鼓励游客参与旅游目的地的保护和发展,共同维护旅游环境。

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从传统的观光旅游到现代的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多样化旅游产品,中国旅游业不断创新,满足了国内外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力量。中国旅游日不仅是旅游的推广日,更是文化传承和展示的重要时刻。通过旅游,游客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传统,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旅游与文化的结合,不仅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旅游改革,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旅游强国目标不懈努力。通过旅游,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共同创造旅游业的美好未来。

 

(本文作者孙文华,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订单火爆 端午旅游热潮将至

即将到来的端午假期将掀起中国暑期旅游首波高峰。旅游平台飞猪6月3日发布的《2024端午假期出游风向标》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假期,无论境内游还是出境游,人均预订量均比去年端午假期更高。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端午假期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接近70%,其中北京、武汉、西安、上海、成都居民出游热情最高。业内人士表示,今年端午,不仅景区门票、酒店、车票预订量大幅增长,还涌现出了包括民俗小城游、沉浸式新中式游、城市微度假等在内的各类新趋势、新玩法,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出行体验。端午小长假作为暑期出游高峰的开端,将助推各地生活服务业消费加速、扩容提质,为各地文旅打好暑期旺季“前哨”。

06-05 11:21

“Shanghai Pass”亮相中国旅游日,优化入境支付服务

针对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预约不便等痛点问题,焕新上线的“Shanghai Pass”产品有效打通了上海市交通出行、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各类消费场景,进一步优化了入境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

05-19 20:50

习近平: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分工协作、狠抓落实,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05-17 19:30

打造新业态 中东多国旅游业复苏潜力巨大

第31届阿拉伯旅游展近日在迪拜世界贸易中心落幕,作为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年度专业旅游展会,此次展会规模达到历史之最,充分展现出中东旅游业的强劲复苏。分析认为,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区动荡的影响,但中东旅游业在过去一年中仍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

05-15 12:20

今日起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利好入境游

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是加快推动我国邮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实践,是推进我国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举措。

05-15 10: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