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银行净息差如何影响债市?

2024-05-22 10:13:28

作者:明明    责编:张健

后续为了保持净息差处于1.8%以上的合理水平,有必要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届时将推动广谱利率继续下行。▍由于资产端收益下滑速度更快叠加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存款利率数轮下调并未显著改善净息差。

(明明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截至2023年末,根据金管总局的数据,银行业净息差已经下滑至1.69%,24Q1各类型上市银行净息差整体下滑也超过12bps,整体面临较大压力,且过去数轮存款利率下调受限于存款定期化趋势效果并不显著,付息率反而有所上行,因此整顿手工补息并未按照以往的惯例进行新老划断,而是对存量部分也进行了坚决取缔。后续为了保持净息差处于1.8%以上的合理水平,有必要继续下调存款利率,届时将推动广谱利率继续下行。

银行资产端贷款利率定价主要采取LPR+加点的方式。随着经济周期变化,我国实体经济内生动能阶段性有所走弱,信贷需求整体有所缩减。在监管推动下,LPR经历了数轮下调,旨在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活水。同时在需求有限的情况下,银行间信贷竞争不断加强,银行议价能力减弱,加点部分也大幅收敛,推动了银行净息差不断走弱。截至2023年末,银行业净息差已经下滑至1.69%。

相较于海外,我国大陆银行净息差偏低。

我们根据能够获得公开数据的欧美银行样本,按照资产规模分成四类,分别对标我国的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现欧美银行净息差均显著高于我国,且部分分类是我国银行的2倍左右,虽然我国和欧美银行业经营模式大有不同,存贷款业务均有显著差别,净息差不能简单对比,但数字差距如此之大也说明我国银行业净息差已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由于资产端收益下滑速度更快叠加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存款利率数轮下调并未显著改善净息差。

一方面,银行间信贷竞争加剧,资产端收益率下降幅度和速度远超负债端;另一方面,虽然监管推动了存款挂牌利率的不断下调,但存款定期化趋势不断加深,银行业整体的存款付息率反而有所抬升,叠加部分银行揽储压力较大,下调速度较缓,进一步压缩了净息差。

预计2024年银行净息差还将继续承压。

银行资产端的信贷以一年以上期限为主,因此贷款利率下调的影响可能需要3年左右时间缓慢释放。2023年对存量信贷利率(如房贷利率)下调的影响,可能在2024年逐步显现。且目前经济基本面弱复苏趋势尚未明显改善,后续可能还需下调LPR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此我们判断2024年银行净息差仍将面临持续压力。从2024Q1数据来看,这一趋势也得到了验证,根据上市银行一季报我们测算,24Q1各类型上市银行净息差较23Q4均整体下滑了至少12bps。

1.8%以上点位可能才是银行净息差的合理水平。

为支援实体经济发展,商业银行信贷增速必须长期与GDP、M2增速相匹配。而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需要不断消耗资本,面临资本约束。我国银行PB长期处于1X以下,增速扩股有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发债只能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因此银行业必须保持合理的净息差水平,维持利润增长,不断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据我们测算,银行净息差长期处于1.8%以上是比较安全的水平。

存款利率下调势在必行,届时或将推动债市广谱利率下行。

为维持经济高质量增长,银行资产端无法提高信贷利率,大概率会通过下调存款利率的方式保持银行净息差长期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因此监管对手工补息等行为并没有像以往的惯例一样进行新老划断,而是对存量部分进行了坚决取缔。后续来看,仍需数轮下调存款利率,一方面将打开银行资产端对债市收益要求的下限,另一方面,保险、理财、货基等产品性价比优势将更加显著,“存款搬家”现象或将继续升温,资产荒的压力之下将推动债市广谱利率下行。

风险因素:

银行经营情况超预期,债市波动超预期,存款利率调整时间不及预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