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汽车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对话极石昌敬:车市“卷”起来才从扫地机器人转战汽车,晚了吗?

第一财经 2024-05-25 16:34:00 听新闻

作者:唐柳杨    责编:胡军华

商业竞争里面有句话,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把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短板补齐,让自己不被战胜,然后慢慢地等待敌人犯错,只要对手留下漏洞,就有机会获胜。

极石汽车是一家“晚到”的造车新势力公司。不同于“蔚小理”在2014年左右成立,2018年左右开始交付产品,极石汽车2021年才成立,2023年底才开始交付首款车。迄今为止,极石汽车国内的网点只有20多个,每个月的交付量也只有几百辆。

行业的共识是,2024~2025年将迎来汽车行业大洗牌的终局,“蔚小理”等新势力中至多能够活下一两家。但是极石汽车的创始人昌敬看起来一点都不着急。

昌敬的另一个身份是石头科技的创始人,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一的扫地机器人公司。2021年创办上海洛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极石汽车主体)后,昌敬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北京,只有一半在上海。

创业九死一生,昌敬为什么没有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极石汽车?极石汽车为什么不加速扩张,以在淘汰赛中活下来?昌敬回答说,极石汽车是他的第三次创业,有了之前两次创业的基础,他这次创业的得失心没那么重。此外,他认为以极石汽车当前的实力,远不足以主动加入高度内卷的车市大战中。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我们各方面能力都不强,盲目加入战团只是找死。我们要做的是补齐各方面的短板,让自己立于不会被战胜的位置。”昌敬说。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与昌敬展开独家对话,就昌敬的三次创业历程,为什么转战到汽车领域,以及他对车市战局的思考进行了交流。

 

记者:你第一次创业是做了一个名叫魔图的APP,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次创业的经历?

昌敬:我在腾讯工作的时候,做的是客户端,可以看到客户端的数据,我就发现无线的数据的增长斜率比PC要高很多。再加上2010年的iphone 4爆火,4G的推出,很明显移动互联网时代就要来临了,这会是一个创业的好时机,所以我就坚定地去走出去创业了。

然后再去思考,移动互联网能做什么。我后来做了一个模型,看手机和PC有什么区别,最核心的发现是三个,一是GPS,二是语音,三是拍照。我最开始想做的是GPS方面的应用,因为我自己比较喜欢自驾游,后来发现GPS做自驾游的话,使用频次太低了,APP活跃度很难很高,而且那时GPS方面的应用已经很多了。第二个就是语音,当时已经有了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后来微信、米聊都出来了。相对来说,图像方面的比较少,所以我就选图像,做了魔图,大概是这个逻辑。

魔图推出后日活量还不错,最顶峰的时候大概每天日活量有90万左右,装机量超过1000万,在当时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我们做得非常艰难,因为没有变现模式,只能获得一点广告收入,一个月就几万块钱,完全不够养活团队。大概一年左右我们就基本没钱了,同时2011年的下半年是资本寒冬,很难融到资。我当时找了很多投资人,虽然我们的数据很好看,但没人愿意投我们。资方对于APP都有一个质疑:怎么去盈利?所以后来,我们被百度收购,我也就去百度上班了。

 

记者:接着你就创办了石头科技,为什么没有继续在互联网领域耕耘,而是选择了一个软硬件结合的赛道?

昌敬:在百度工作了快3年,到2014年再出来创业,当时已经属于移动互联网末端了,机会没有那么大了。我的朋友何小鹏大概就是在2014年把UC卖掉,出来做小鹏汽车。我当时主要看的也是智能硬件,前前后后看了100多个项目。筛选的逻辑是这样的,第一是有需求尚未解决,第二是这个需求我有优势来解决。

扫地机器人当时整个市场的覆盖率很低,产品到处乱撞的比较多,导航和算法有比较明显的问题。大部分人把它当作一个玩具,而不是一个家用电器。我觉得扫地自动化这个事情是一个很明显的需求,我自己也有软件方面的优势,这是一般硬件公司不擅长的,如果我能解决扫地机器人的易用性问题,它就有可能从玩具变成普通家庭的电器,就成为一个大赛道了,所以最后选择了扫地机器人。

经过开发、验证、工程化,我们把产品做出来了,刚开始是给小米做贴牌,第一年出货量大约就有100万台,第二年我们成立了石头科技,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记者:汽车虽然也在进行智能化的转型,但和扫地机器人相比,产品的复杂度、资金与技术门槛都要高很多。而且两个行业的利润率相差很大,去年石头科技的净利率大概有25%,汽车行业全球顶尖的公司大概也只有10%。你为什么会从一个高利润的行业,到汽车这么一个利润率更低的行业来进行第三次创业?

昌敬:是的,汽车行业的利润率是很低的。以前手机的毛利也很低,苹果把它做高了是吧?以前耳机的毛利也很低,苹果把它做高了,因为它有创新,有溢价,都是可以改变的。

不过我没从这个方面想过。2021年石头科技上市后,我需要另外一个梦想来支撑我的驱动力和目标感;其次我自己很喜欢汽车,我是深度自驾游爱好者,我懂用户的需求;再次是我能融到资,石头科技的老股东基本都来投我们了,大概融到了50亿;最后是我对于做海外市场有一定的积累。

 

记者:你在谈魔图和石头科技两次创业的时候,讲述的是产品和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但在讲到极石汽车的时候,逻辑不太一样。你认为支撑一家汽车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昌敬:一般情况下,在创业初期的时候,创业者要做的是找到一条自己的独特赛道,在红海中找到一个小蓝海,这个赛道中基本就你一个人在玩,没有很强的竞争,这样才能让你上台桌。就像理想ONE切中了6座SUV的市场,只有具备短期独特性,你才能上牌桌。上了牌桌之后,还要继续地寻求短期独特性,直到具备了一定规模,才能把体系化的能力建设起来,这就是你说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记者:听说你在石头科技和极石汽车的工作时间安排是一半一半?如果没有亲力亲为,如何做好这次新的创业?

昌敬:其实我之前在石头科技的时候,除了开始两年,后面也很少去公司。我主要做两件事情,一是战略判断,二是用人。事实上我更多的是在思考做判断。你想想,企业最重要、最大的成本是什么?是决策成本,对吧?一个错误的判断会产生巨大的成本浪费甚至是带来生与死的问题。如果天天在办公室,一堆人来汇报,就没有办法更加深入地思考。

 

 记者:这些年汽车行业倒下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形势很严峻,但从极石汽车的网点数量等情况来看,你们似乎也不是很着急要去扩大销量规模和发展。

昌敬:极石汽车毕竟是2021年才成立的新公司,去年底才开始交付产品,如果回头看2017、2018年的“蔚小理”,网点数量跟我们现在其实是差不多的。另外我们是从零开始的创业者,不像小米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公司,他们有足够的资源一下子把网点全部铺开。

 

记者:你不担心发展太慢,市场被对手抢光了吗?

昌敬:其实你看绝大多数的创业公司,反而是因为走得太快,很着急地去扩张,补网点,把钱烧光死掉了。石头科技的发展也是这样,相对比较稳健,没有爆发式的增长,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

商业竞争里面有句话,叫“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先把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短板补齐,让自己不被战胜,然后慢慢地等待敌人犯错,只要对手留下漏洞,我就有机会。但是如果自己能力不强,就抓不住机会,这是我一直以来的逻辑。极石汽车是一家新的公司,怎么可能所有东西都是长板。所以现在比起一年卖多少台车,我更看重的还是企业的一个健康度,以及我怎么去把短板补齐。

就像你说汽车行业正在洗牌,一家创业公司如果几万人的团队,“功耗”很大的同时也积极地去打仗,它反而比我们更加危险。我们现在整个公司1000多人,接近70%是研发,我们的功耗低,打持久战的能力可能会更强。

反过来说,如果某个玩家死了,它是不是空出一些份额?这些份额跑在前面的和跑在后面的人都能吃到,这就是机会。就是当市场出现了需求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打硬仗,把份额抢下来。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