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IPO发行人上海思尔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尔芯”)开出纪律处分,5年内不接受其发行上市申请文件。这是注册制以来交易所首单对IPO发行人处以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2021年8月24日,上交所受理思尔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不过随后公司撤回了发行上市申请。经查,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其《招股说明书》涉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2020年虚增营业收入合计1536.72万元,占当年度营业收入的11.55%,虚增利润总额合计1246.17万元,占当年度利润总额的118.48%。今年2月,证监会已对思尔芯及其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
据了解,思尔芯案是新《证券法》实施以来,发行人在提交申报材料后、未获注册前,证监会查办的首例欺诈发行案件。 最终,证监会依法决定,对思尔芯处以4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董事长黄学良,时任思尔芯董事、首席执行官、总经理ToshioNakama分别处以3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董事、资深副总裁林铠鹏,时任思尔芯董事、资深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熊世坤分别处以20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首席财务官黎雄应处以150万元罚款;对时任思尔芯监事会主席杨录处以100万元罚款。
记者注意到,思尔芯案的处罚依据是新证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根据该条规定,“发行人在其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二百万元以上二千万元以下的罚款。开年以来,证券监管部门持续加强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和监管。今年早些时候,证监会曾表示,实行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发行上市全过程更加规范、透明、可预期。但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在把选择权交给市场,强化市场约束的同时,审核把关和法治约束也将更加严格。
上交所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全球最大交易所债券市场。
进一步完善与市场机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
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
近日,该股股价继续大幅波动,部分投资者在交易该股过程中存在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误导投资者正常交易决策的异常交易行为,上交所依规对相关投资者采取了暂停账户交易的自律监管措施。
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完善股改规范、路演培训、投融资对接和上市培育孵化等服务功能,助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转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