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记者从央行获悉,5月份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1%,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64%,比上月低6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低53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今年以来,央行已多次公开发声表示货币政策仍有空间,但前期效果还在显现。
一位接近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经济恢复向好,物价也在温和回升,实际利率水平也会继续回落。当前我国政策利率较低,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稳固的。未来也会结合形势变化继续做好逆周期调节。客观来讲,进一步降息面临内外部“双重约束”。
从内部看,银行净息差继续收窄。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上年末进一步下降15个基点至1.54%。
一位市场权威专家对记者表示,利润是当前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来源,净息差继续收窄会影响银行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导存款利率下行可适度减缓银行净息差收窄的速度,但又会影响居民端消费,而且还要防范出现手工补息等不规范行为。
实际上,在银行业规范手工补息的背景下,原来“虚高”的存款利息会回归正常,也相当于是银行存款负债成本的回落,再考虑上存量定期存款到期后重新定价的因素,此前存款利率下行的效果还在持续显现。
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2023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贬值压力。
数据显示,2023年1-5月,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倒挂幅度在100个基点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维持在7左右;2024年初,倒挂幅度扩大至18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至7.2附近。
市场专家分析,目前中美利差已倒挂达220个基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继续保持在7.2左右实属不易。利率调整也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
结构性降息也是降息,同样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
欧洲央行决定降息25个基点,将存款利率从2.75%降至2.5%。
目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平均为6.6%,还有下行空间,还可研究降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18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4.1%。
3300点上方,市场进一步上行缺乏总量流动性推动,但1月基本面数据季节性改善仍会提振场内资金交易信心,利好科技、新质生产力等方向估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