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卫生、教育、劳工和养老金委员会6月14日表示,诺和诺德公司CEO周赋德(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已同意自愿出席听证会,听证会将重点关注针对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在美国的价格为何那么高。
目前,诺和诺德在美国的司美格鲁肽减重药Wegovy治疗费用高达每月1349美元,而在德国和英国的每月的治疗费用分别为140美元和92美元,这意味着美国患者需要为这些药物承担的价格是欧洲患者承担价格的10至15倍。
上个月,周赋德在一场全球媒体发布会上对记者表示,药品定价的差异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医疗保健体系的差异性导致的。在谈到随着未来更多竞争对手的入局,GLP-1类药物是否会降价时,他表示:“药品降价主要是在不同市场,通过支付方的医保谈判,基于药物的价值,与支付方达成协定价格。”
随着司美格鲁肽适应证的扩大,更多减重以外的适应证有望被保险覆盖,这也是美国医疗保健系统正在积极评估的热点议题。
此次听证会预计将于9月初举行,届时诺和诺德将透露更多有关药物在不同市场定价的细节。
在国内,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诺和泰”已进入医保,3毫升剂量的费用不到800元人民币,至少可用一个月,约合每个月100美元左右的治疗费用,在全球范围处于较低的价格区间。
而随着司美格鲁肽专利即将于2026年到期,已有至少十个中国仿制药正在临床阶段。本周,丽珠集团控股附属公司新北江制药成为第二个获得国家药监局关于司美格鲁肽糖尿病仿制药审批受理的中国药企。
今年4月,杭州九源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递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吉优泰”上市申请获得受理;石药集团上个月也表示,预计其用于糖尿病治疗的司美格鲁肽药物将于2026年获批。
目前这些仿制药都还没有公布具体的临床数据,但部分企业已经完成三期临床试验。丽珠集团表示,在司美格鲁肽的药物研发方面投入了超过1.4亿元人民币。
去年,诺和诺德的“诺和泰”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多,达到48亿丹麦克朗(约合7亿美元),占该药物全球总销售额的5%。该公司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正在寻求司美格鲁肽减重适应证在中国大陆的获批,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有望上市。
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医疗研究和数据分析师Karan Verma在一份报告中称,司美格鲁肽在中国大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随着专利到期临近,中国制药商正在加速抢占仿制药市场。
分析师还称,如果证明这些仿制药产品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药物一样安全有效,那么这些产品将会增加竞争并降低市场的整体价格。高盛分析师在去年的一份报告中估计,仿制药可能导致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的价格下降约25%。
诺和诺德在公司102年的历史中只换过五任首席执行官,而且全部是丹麦人。但这种传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是否会被打破,引发市场关注。
诺和诺德目前的市值自一年前的高位蒸发超过50%。就在两天前,礼来发表了一项“头对头”研究数据,显示该公司的GLP-1药物替尔泊肽的减重疗效全面超越司美格鲁肽。
在用药第72周时,替尔泊肽组患者平均减重20.2%,司美格鲁肽组患者平均减重13.7%。这表明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要比司美格鲁肽高出近50%。
公众对糖尿病和肥胖症的认知不足,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的销售额领先K药6.64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