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绕城高速公路科学园站,随着一架无人机载着一箱通行卡缓缓起飞,并完成无降落投递,在全国首次实现通行卡调配低空运输试飞。
据了解,通行卡是指车辆通行收费公路时用于记录车辆通行信息的凭证,主要包括复合通行CPC卡等。通过该卡,可读取车辆进出站点、通行时间等信息。车辆在高速公路入口领卡,在出口交卡结算。当出口回收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进行不同站点间的调配。
南京市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之前,每天由专人专车在相关站点间进行通行卡调配,及时满足入口站点发卡需要。以绕城高速科学园站为例,科学园A站、科学园B站两站距离超过2公里,车辆正常情况下需要6分多钟。此次采用无人机派送试飞,即把数千张卡装进盒子后,挂在无人机下绳钩上。因为是低空飞行,距离缩短为1.5公里,飞行高度限制在50米。当无人机抵达站点指定位置后,不需要降落,实现智能脱钩并自主返航。据介绍,该段全程仅用时2分多钟。这种模式减少了无人机起降对场地的要求,并缩短了运输时间,提升了运输效率。
此次试飞,在全国也是首次。接下来,南京市交通集团将从时效性、经济性进行充分论证,力争将成熟场景应用在高速公路上辅助物资的即时运输,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司乘出行体验。
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场景牵引至关重要。南京市交通集团聚焦“1+212”发展战略,梳理出3大类约60项应用场景,涵盖功能、产业及保障等多个领域,为南京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有力支撑。如今年5月,一架无人机从绕越高速新篁站往栖霞山长江大桥站试飞成功,沿途完成了出入口车辆监控、车位占用监控、异常事件识别、服务区客流巡查等任务,标志着采用无人机开展综合应用场景巡检的试飞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低空运行环境,助力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19家低空经济共保体成员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为被保险人提供6115万元的低空领域风险保障。
通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到2026年底,建成“1+5+4”(低空经济大科学装置1个、低空经济运行试验区5个、测试场4个)低空经济总部研发测试总体布局。
新政计划投入约2亿元,单奖最高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