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获悉,今年1—6月,上海市完成零星旧改6.6万平方米、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7个,新增筹措床位1.51万张,旧住房成套改造15.89万平方米。截至6月底,上海市重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66.4亿元,同比增长11.5%。
截至6月底,上海市共新增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约4.7万套(间),新增供应约3.4万套(间),均超半年度工作任务量,同时有序推进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措工作。
“一江一河”区域的文体商旅功能持续增强,上海国际花展、国际咖啡节、帆船赛、龙舟赛等一批文化节庆活动、体育运动赛事相继举办,建成170余处儿童友好空间体验场所。
持续开展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签约,目前已完成720户签约任务,第一阶段已签约项目安置基地也在加紧建设,初步建成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推动农户建房“一件事”平台建设,同时开展有关建设项目风貌实效评估,推进农村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和村内道路建设管养工作。
以精细化为手段,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成效。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推进架空线入地、“马路拉链”治理等工作。建立上海市级无障碍环境建设协调机制。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组织开展新一轮的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开展燃气管道风险排查专项整治行动,“为50万户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更换燃具连接软管和调压器”已列入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已超额完成更换67.2万户。着力打造上海城市生命线智慧监管体系,对燃气、供水、排水、桥梁、隧道等事关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生命线”,努力做到实时监测、智能研判,切实织密筑牢超大城市安全防线,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
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得分最高城市为上海市,评级为A+。
自然资源部将指导地方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丰富的规划实践,加强自然资源领域的政策供给,以高水平规划护航城市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携手深化两地在经贸投资、港口航运、人文旅游等各领域合作交流,加强互联互通,加深彼此了解,增进民众友谊,实现更高层次互利共赢。
该基金重点支持符合市区协同主导产业项目,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助力。
深入开展上海市海洋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科学制定和落实海洋经济发展重点目标任务,打出有力有效政策“组合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