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2024年6月,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134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9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4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11个(具体产品见附件)。
对于参与的非欧盟企业,其提供的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项目合同总金额的50%。
截至发稿,创新医疗涨停,爱朋医疗、倍益康涨超10%,际华集团、翔宇医疗等涨幅居前。
对符合要求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高端医疗器械继续实施创新特别审查。
近年来,医疗器械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厂商的重要策略。
此次,欧方不顾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释放的善意和诚意,一意孤行,利用单边工具,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不仅损害中国企业利益,而且严重破坏公平竞争。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