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CCI)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脑机接口学术机构之一BCI协会(BCI Society)联合宣布,将于今年12月在上海合作举办联合会议BCI Meeting,标志着这一全球脑机接口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创办25年后将首次落户亚洲,体现了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将发挥更大的话语权,也有望进一步推动脑机接口标准的制定。
自BCI Meeting于1999年在美国纽约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该领域的标杆性学术会议。去年,该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吸引了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237所实验室的近500位科学家。
BCI协会主席Mariska Vansteensel指出:“脑机接口社区一直以来都相对缺少互动,BCI Meeting希望为整个脑机接口社区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推动我们‘促进全球脑机接口研究’使命的实现。”
天桥脑科学研究院创始人雒芊芊表示,今年12月举行的联合会议上,将会展示全球脑机接口领域最新的发展成果。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的这场脑机接口盛会将邀请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从技术、科研、临床等多个角度探讨交流脑机接口领域的最新进展和趋势。其中,包括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洛桑大学医院、美国犹他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法国阿奎坦认知和综合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神经科学专家和医生。
脑机接口是各发达国家在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领域科技竞争的高地,也是我国未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发布的《脑机接口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年)》统计,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脑机接口代表性企业超过500家,美国和中国从事脑机接口的企业数量超过100家,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加拿大、英国和以色列的企业数量均超过20家,处于第二梯队。
与此同时,脑机接口作为新兴的未来技术,在隐私保护、伦理安全等方面仍不完善,亟待行业标准出台。制定标准是促进脑机接口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步骤。即便是在欧美国家,也缺乏相应的标准,需要国际同行的共同努力。
7月1日,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就《脑机接口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此举说明我国脑机接口技术标准的制定有望提速。
另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数据,2021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15亿美元,2022年市场规模增至17.4亿美元,预计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
目前,中国在脑机接口领域的研究主要由一些大学的研究团队承担。今年5月,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正式获得批复成立。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守岩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举是集聚复旦大学医理工交叉学科力量,构建脑机接口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创新动力源,打造脑机接口领域产学研合作无缝创新链。”
脑机接口也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例如,国内有对标科技富豪马斯克脑机接口Neuralink的侵入式解决方案研发团队,也有无线微创脑机接口研发团队,对大脑的侵入损伤更小;还有通过干细胞培养技术与电极芯片结合的技术路径,称为“片上脑”,这种技术面向的并非人脑或其他生物的大脑,目标是利用人类脑细胞培育出混合智能。
天津大学医学院教授、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片上脑机接口团队负责人李晓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一个重要新兴分支,片上脑机接口有望对混合智能、类脑计算、医疗康复等前沿科技领域发展产生根本性的推动。”
脑机接口产业链路长,研发过程涉及电极、芯片、数据、算法、分析软件、生物相容性材料等多个环节,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促进脑机接口发展需要跨学科和跨领域和跨国界的交流,建立良好的生态平台有助于推动技术的交融,打通产业上下游。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罗敏敏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国脑机接口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要正视与真正‘世界一流’的差距。”
脑机接口正在从神话走进现实。脑机接口技术在恢复瘫痪患者语言功能方面取得的进展,但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脑机接口设备也会失效。
Neuralink目前仍处于脑机接口技术1.0“读脑”阶段,它是一条商业化路线,并不代表国际上最前沿的科技。脑机接口的科技发展路径不能对标马斯克。
今年上半年,武汉以未来产业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33%,拉动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脑机接口蓝海启航 协同进化潜力无限
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持续提升,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