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证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显示又一只科创板宽基ETF产品——景顺长城科创50ETF获批。“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已有5只科创板ETF产品获批,2只产品上市,3只产品正在发行。
6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科创板八条”),提出包括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品种,丰富科创板ETF品类,优化科创板宽基指数产品常态化注册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构建完善的境内科创板投资生态环境,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科创板指数产品加速发展,已成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投资的重要渠道。自2020年首批科创50ETF成立以来,科创50ETF数量和产品规模持续扩容,目前已有8只科创50ETF及3只增强ETF在上交所上市,体量超1300亿元,成为境内规模排名第二的宽基ETF品种,龙头效应显著。与科创50指数形成互补,科创100指数目前已有8只科创100ETF及2只增强ETF在上交所上市,总规模超170亿元。此外,近期还有2只科创100增强ETF已获批,将陆续发行上市。
近期上交所和中指公司公告将于8月20日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200指数,该指数从科创板中选取市值偏小且流动性较好的200只证券作为样本,将与科创50指数、科创100指数共同构成上证科创板规模指数系列,为市场提供多维度投资标的和业绩基准。
市场人士指出,随着“科创板八条”一系列措施持续落地落实,科创板指数体系及指数产品持续丰富,科创板指数化投资生态将进一步完善,有望引导更多资金注入“硬科技”产业,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始终坚持“四个放在”,埋头苦干、砥砺奋进。
打造“智慧城市”,重点推进政务云二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一期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资金、人才、生态”,抓好3个重点。
郑栅洁表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资金、人才、生态”,抓好3个重点。
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