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介绍,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是政府间权责划分的基本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调整完善,财税体制改革纵深推进、多点突破、成效显著。基本完成了主要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适时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的调整,在增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及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王建凡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在收入划分方面,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优化共享税分享比例。规范非税收入管理,适当下沉部分非税收入管理权限,由地方结合实际差别化管理。
在转移支付方面,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建立促进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激励约束机制。这里的清理规范重点聚焦在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这和改革目标中提到的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是相对应的。
在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方面,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不得违规要求地方安排配套资金,确需委托地方行使事权的,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资金。
王建凡表示,财政部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着力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任务落实,更好调动两个积极性。
随着地方密集调整预算逐步明确下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计划,越来越多地方将发债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由于重点项目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对投资的支撑性和对经济的带动性都比较强,因此这几年很多省份采取了早准备、早确定、早开工的做法。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和信心,持续的财政政策支持以及充分发挥市场自主力量带来的生命力,都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方面。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曾一度被禁止。随着去年底政策放开,北京成为首个发债投向当地政府引导基金的地方。
我国服务消费发展面临收入预期不稳、居民闲暇较少、流动人口城市化不足、供给不足等制约因素,有必要采取措施予以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