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地区信贷总量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如果从表内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个角度综合考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达8000亿元以上,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3927.1亿元,月均增速11.6%。
从贷款主体看,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中持续获得稳定资金来源。6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4%,上半年新增2763.9亿元,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短期贷款新增1042.1 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和除住房外的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增加304.9亿元、275.7亿元。
从行业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服务业等重点领域。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8.3%,比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9.3个百分点。上半年新增998.2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6%。
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稳定增长。6月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4%,上半年累计增加484.8亿元。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6月末同比增长11.1%,上半年新增1438.6亿元,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四成以上。
存款方面,各项存款稳定增长,住户部门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当天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货币信贷统计数据报告内容显示,6月末,北京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0万亿元,同比增长7.1%,比年初增加9060.8亿元;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比年初增加3359.9亿元;人民币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7.1万亿元,同比下降3.9%。
房地产市场修复需要一个过程,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还需要继续努力。
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
银行告别了“盲目走访”,精准对接能力显著提升,借助各种政策组合为中型企业及小微企业打通了资金周转的"任督二脉"。
中长期贷款增加7.08万亿元,表明金融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
2025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33万亿元,同比增长0.4%,增速比上年末高0.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1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