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7月是有数据纪录以来全球第二热的7月,也是有数据纪录以来全球第二热的月份,哥白尼气候变化ERA5数据集数据显示,平均表面气温为16.91°C,比1991-2020年7月的平均值高0.68°C,仅比2023年7月创下的最高值低0.04°C。
这标志着在13个月里,每个月都是该机构数据记录中当年最热的月份。虽然这不寻常,但类似的月度全球气温纪录连续长度曾出现在2015/2016年上一次强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副主任伯吉斯(SamanthaBurgess)称:“从全球来看,2024年7月的温度几乎与有记录以来最热的2023年7月相当。2024年7月出现了两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日子。总体情况没有改变,我们的气候继续变暖。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早在2023年之前就开始了,并将持续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净零为止。”
7月出现了两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日子
虽然2024年7月的平均气温不及2023年7月,但地球经历了哥白尼气候变化ERA5数据记录中最热的两天:7月22日和23日,全球日平均气温分别达到17.16°C和17.15°C。由于差异很小,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无法完全确定哪一天是最热的。
同时,7月气温比1850-1900年估计的7月平均气温高出1.48°C,标志着连续12个月气温达到或超过1.5°C的结束。
同时,过去12个月(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991-2020年平均气温高0.76°C,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平均气温高1.64°C。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2024年年初至今(1-7月)的全球气温异常值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0.70°C,比2023年同期高0.27°C。今年剩余月份的平均气温异常值至少要下降0.23°C,2024年的气温才不会高于2023年。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解释道,这种情况很少发生,因此2024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6日,世界气象组织(WMO)表示,整个7月,全球数以亿计人口都经历了酷热的袭击,世界多地出现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从2023年6月到2024年6月,全球月平均气温已经连续13个月刷新最高纪录。
WMO表示,过去一年,大范围、长时间的强烈热浪袭击了各大州,至少有10个国家的多个地区录得超过50摄氏度的日气温。
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7月
分区域看,2024年7月的欧洲平均气温比1991-2020年7月的平均气温高1.49°C,使该月成为继2010年7月之后欧洲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7月。
其中,欧洲南部和东部的气温最高,高于平均水平,但欧洲西北部的气温接近或低于平均水平。
在欧洲以外,美国西部和加拿大西部、非洲大部分地区、中东和亚洲以及南极洲东部的气温高于平均水平。
南极洲西部、美国部分地区、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气温则低于平均水平。
此外,目前赤道太平洋气温低于平均水平,表明拉尼娜现象正在发展,但许多地区的海洋气温仍然异常偏高。
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令气温飙升的一个原因是南极洲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远高于平均水平,一些地区的异常气温比平均水平高出10摄氏度以上。这是南极大陆在过去两年中第二次遭遇此类热浪。
本届大会由第一财经、长三角国际绿色发展联盟共同主办。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北京站活动由中国天气网、北京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通过一系列寓教于乐的环节,青少年们系统了解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规律与现实挑战,并通过实践行动点亮了属于自己的“气候担当”,迈出了守护地球的第一步。
“2025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中国气象学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天气网承办。上海站的活动由上海市气象学会与第一财经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承办,近百名青少年和家长通过专家课堂与手工实践,深入理解气候变化,亲手制作气象主题冰箱贴,迈出成为“敢作气候担当”的第一步。
极端天气正对能源系统构成系统性威胁,包括风速减弱影响风电效率、高温干旱加剧供电紧张。
近期,美的集团有多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解除限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