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正式发布,这也是时隔六年后的首次更新。新版指南显示,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增高,近年来中青年人群及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更明显。新版指南指出,中青年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三率”)都较低。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量饮酒,心理社会因素等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第一财经记者 钱童心)
公众对中青年高血压的关注明显不足。近年来,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首次发病的年龄有下降趋势。
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起高血压疾病防控“政府-社区-个人”管理的闭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高血压进口原研药在大医院可开的有十几种,一些热门的高血压药物,比如辉瑞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原研药“络活喜”确实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普通门诊会出现“无药可开”的情况。
在最新的讨论中,一种叫做“络活喜”的降压药再次被提起。上海市政协委员、瑞金医院普外科主任郑民华称自己长期服用高血压药物络活喜,但换了国产药后“一粒血压降不下来,需要两粒”。
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指南发布,多只减肥概念股全年业绩有望实现高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