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绿色发展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国正加快推动核电项目的建设步伐。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占据了重要位置。《意见》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方面提出:“加快西北风电光伏、西南水电、海上风电、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使用“加快”一词来阐述核电项目的建设步伐。此前,官方文件在描述核电发展时,更多采用的是“积极”“有序”“高效”等词汇,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及核电时,用的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多位核电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几年将是核电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清洁、稳定的能源特性将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据显示,中国近年来核电建设步伐稳健,2022年至2023年连续两年,每年核准的核电机组数量均达到10台。每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的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但其发电能力同样惊人,每年可满足百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同时实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
在节能减排方面,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相比同规模火电,每年可减少300万吨标准煤的消耗,节约大量燃料运输成本,并减少600万吨二氧化碳、2.6万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环保效益显著。
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能公众沟通委员会主任王炳华此前介绍到2035年,全国核电发电量占比有望达到10%左右。截至目前,全国核电发电量占比为5%。
作为核能利用大国,中国现有运行核电机组56台,与法国并列第二,仅次于美国的93台。但考虑到中国在建及已核准的核电机组规模(38台)位居世界第一,且美法两国近期无新上项目,中国核电在运机组数量有望迅速超越法国,直逼美国。
今年7月2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4.51亿千瓦,为历史新高,相比去年最大负荷超1亿千瓦。
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到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
会议指出,区域电力市场涉及各方利益再调整,各类主体要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享市场建设红利,共担市场建设风险。
①A股三大指数齐跌,银行股逆势上涨; ②黑神话悟空概念股活跃,旗天科技20%涨停,华谊兄弟涨超19%; ③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上涨。
未来几年将是核电在中国发展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