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一财号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如何打破“弱信用”?

2024-08-14 15:19:22 听新闻

作者:赵伟    责编:张健

本文由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撰写,分析了7月中国金融数据,指出信用不足问题凸显,并强调财政政策可能成为破局关键。

(本文作者赵伟,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事件:8月13日,央行公布7月中国金融数据,信贷余额同比下行0.1个百分点至8.6%,社融存量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8.2%,M2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0.1%。

核心观点:信用不足问题凸显,财政可能成为破局关键。

综述:7月金融数据反映出当前居民端、企业端信心不足,财政发力开始加快但力度不够,地产为代表的其他宏观调控效果偏弱等问题。

居民端信贷趋弱或显示居民信心不足,更倾向于减少债务而非消费和购房。7月新增中长贷仅有100亿,与地产高频数据走势相匹配,另外居民短贷当月新增-2156亿,处于历史同期较弱水平。结合7月BCI企业招工前瞻指数较6月下行4.4至50.0,央行最新调查数据中居民中“更多储蓄”占比维持在61.5%的高位的数据表现,居民现在通过债务来平滑自身消费、购房的信心并非十分充足。

企业端中长贷回落或映射未来投资潜力不足,M1增速下降、企业短贷不足以及票据的增长较快或显示企业的现金流维持紧平衡。7月企业中长贷新增1300亿,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结合出口的边际回落、消费低位增长,以及PMI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企业或在担忧未来需求的增长速度。而M1同比增速再度下探显示出当前企业销售并不通畅,只能更多依赖票据融资来保证自身现金流平衡,也可能反映当前需求侧有边际下行压力。

财政对经济支持的斜率在改善,体现在对社融的支撑,和新增财政存款偏低两方面,但力度仍有所不足。7月财政存款少增成为支撑M2的主要力量来源之一,财政支出的加速可能开始托底经济。7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达6910亿,成为新增社融的绝对主导,但具体到政府债券融资结构内部,新增专项债的发行进度仍然缓慢,当月仅发行2815亿,累计发行进度仅有45.5%,自2019年以来发行速度仅快于没有提前下达的2021年。

重申观点:7月政治局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如何打破“弱信用”,我们认为后续财政政策的发力可能是破局的关键。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压力阶段性缓解,但24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递出对于汇率的担忧仍存,货币政策难连续放松。7月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更大力度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可能成为支撑下半年经济的关键一环。

常规跟踪:信贷正增长依赖票据融资,M1增速再度下探。

7月信贷新增2600亿,同比少增859亿,低于市场预期。拆分结构来看,企业短贷新增-5500亿,同比少增1715亿,企业中长贷新增1300亿,同比少增1412亿),票据融资新增5586亿,同比多增1989亿。居民贷款(新增-2100亿)同比少增93亿,较6月收缩有所放缓,其中居民短贷新增-2156亿、中长贷新增100亿。

7月社融新增7708亿,同比多增2343亿,低于市场预期。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767亿,同比少增1131亿。政府债券融资新增6910亿,同比多增2802亿。企业债券新增2028亿,同比多增738亿。表外融资中,未贴现汇票新增-1075亿,同比多增888亿,委托贷款新增346亿,同比多增338亿,信托贷款新增-26亿,同比少增256亿。

7月M2同比上行0.1个百分点至6.3%,M1同比再度下行1.6%至-6.6%。其中,企业存款新增-17800亿,同比少增2500亿,居民存款新增-3300亿,同比少减4793亿,财政存款新增6453亿,同比少增2625亿。

风险提示

财政政策年内超预期,货币政策宽松超预期,房地产形势变化。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举报

文章作者

相关阅读

一季度产业景气观察:守望微光,逆流而上

本季度企业经营状况保持稳定,预期情绪略有回调,投资信号则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显著改善。

277 04-21 19:45

建议年轻人做投资,要提高财务素养|一周大V热观点

📊宏观慧眼 ————​​​​​​​ 徐奇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断巩固和增强。很多指标都反映了这一趋势,比如中国出口在全球的占比、中间品的贸易情况、增加值占比等。一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也是有力证明,比如“新三样”、比如无人机。 沈建光(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消费实质性改善还有赖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展望未来,建议采取更直接的财政支持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建议运用财政资金建立住房储备银行和股市平准基金,改善房地产市场供需、稳定股票市场价格,这也将通过财富效应改善消费能力和预期。 📈市场点金 ———— 黄凡(秦朔朋友圈撰稿人): 非投资理财科班出身的年轻人往往缺乏对投资理财的基本认识,容易被复杂的金融术语和天花乱坠的投资产品宣传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建议不要天天关注短视频高喊“股市涨涨涨,1万点不是顶”之类豪言的网红们,建议持续阅读金融知识、理财书籍,参加靠谱的财商教育课程,多关注财经新闻,提高自己的财务素养。 薛洪言(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牛市里亏大钱,其实是买在牛市,亏在熊市,亏钱发生在牛熊转换后的泡沫破灭中。投资者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牛熊转换;在此之前,不要怕亏钱。 🌐海外观察 ———— 陈兴(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自里根时代以来,美元走势很有规律:共和党时期走弱,民主党时期走高。如果把视角拉长到明年,乃至美国新总统的四年任期,我们认为,历史经验和现实选择都指向美元应该走弱。财政扩张也会指向弱美元的结果。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223 2024-11-22 10:54

9月房地产政策端仍有发力空间|一周大V热观点

📊宏观慧眼 ————​​​​​​​ 付鹏(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对于那些房价下跌的家庭来说,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是一种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这种措施可以缓和内需收缩和资产回报过快下降的趋势,避免产生更强烈的负面反馈。 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当需求不足成为最突出挑战的时候,全力阻断需求不足应该成为最优先事项。 📈市场点金 ———— 吴晓求(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重塑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很重要。现在资金都蜂拥进入高股息率的股票。这与股市推动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资本市场有巨大功能,应通过它去推动科技创新,推动上市公司的结构调整。 ⛪️地产洞察 ———— 丁祖昱(易居集团CEO): 9月房地产政策端仍有发力空间,一方面是“930”等关键政策节点将至,近期市场也有存量房贷利率将迎来进一步调整等的可能,另一方面,当前新房、二手房市场活跃度下降,成交动力不足,市场信心需提振。 扫描下方二维码 看更多热观点

126 2024-09-13 14:54

当前促消费政策是否正在显效?

本文由连平撰写,他强调消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分析了上半年消费走势,探讨了国家出台的促进消费政策对加快消费增长、推动服务消费转型发展以及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当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40 2024-09-05 11:16

经济增长方案能否拯救德国经济

欧洲央行已经步入降息通道,逆周期、调结构的政策组合拳虽然不能让德国快速摆脱增长困境,但隧道尽头的微光已经越发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76 2024-07-28 21:5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