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广州市南沙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的南沙区建筑行业新质生产力大会暨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南沙举行。大会邀请了行业领军人物、业界专家学者等,共同分析行业政策热点,探讨建筑工程领域的革新路径与协同发展新模式,旨在与企业携手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从大会上了解到,2023年以来,南沙全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2100亿元。其中,2023年完成1399亿元,产值规模居广州市第二,增速12.1%,广州市第三;今年上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703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增速20.1%,全市第二。
据悉,2023年以来,南沙新增绿色建筑492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4个项目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面积和数量均处全市前列,并打造了雨虹公交站、广汽丰田第五生产线生产办公楼等近零能耗、零碳项目,以及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明珠湾新型城市基础设施首期项目等智能建造项目。
此外,还培育涌现出明珠湾跨江通道项目、南沙小学时代南湾校区扩建项目、中山大学附属(南沙)口腔医院等一批智能化应用项目。南沙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精品工程数量和设计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共有78项工程荣获省市优质工程奖。
作为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对南沙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南沙区将紧抓深中通道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培育优质建筑业企业,打造建筑业龙头企业,全力推动南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南沙区将积极打造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推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形成集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促进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当前,低碳建筑正逐步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应用,如何真正获得业主更广泛的认可,依然是开发商和建设方需要应对的考验。
央企中交倾力打造广州城市新地标 助力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3月24日下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坚持开放合作 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桌会举行。
打造“智慧城市”,重点推进政务云二期、粤港澳大湾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一期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
除了加大总量工具操作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更加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