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州南沙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在即,预计将于2028年3月全面运营通车。
近日,为更好推进南沙枢纽南广场项目建设,南沙新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项目设计规划、组织实施相关事宜。
《南沙方案》明确南沙枢纽区块为三大先行启动区之一。南沙站规划为广州南部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是南沙构建“半小时交通圈”、实现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互联互通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大湾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南沙枢纽主要包括南沙站、地下城市通廊、出租车蓄车场、高架汽车落客平台、市政配套车场、地面城市通廊等配套设施。
南沙站位于珠江街,总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广州市客运枢纽“五主四辅”重要辅助站。
南沙站的设计以“大潮起珠江,弄潮正当时”为理念,融入南沙地域特征,打造“如海面般起伏、如波涛般轻盈”的门户形象。
其中,地下城市通廊宽度约72米,长度约216米,建筑面积为约1.6万平方米(含疏散出入口),以城市通道和商业为主,连接南、北广场地下空间及地下地铁站厅,实现城市南北方向的互联互通。
一方面可以与地铁站厅便利联系,另一方面也可将配套服务类商业设施集中于枢纽地下,减少对枢纽地面客流的干扰。
地下城市通廊中间设置24米宽度的人行通道,两侧设置商业空间,创新打造南沙枢纽活力通廊。
远期南沙站站场规模将超白云站,规划14台29线,引入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广中珠澳高铁、肇顺南城际、中南虎城际,贯穿地铁18号线、15号线和4号线复线等。
南沙站建成后将成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关键节点,实现1小时有效通达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大湾区主要城市,加速产业、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要素导入南沙。
深中通道让深圳与中山成为了左邻右里;海陆空铁多维联动,多种交通方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紧密联系、要素流动的纽带。
2023年7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完成“港车北上”边检备案车辆已超过10.8万辆次、备案司机超12.9万人次。
这些来自1500米深海的清洁能源,通过香港、三亚、珠海等地的陆岸终端,源源不断输送至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
珠海边检总站今年查验出入境人员突破1亿人次,单日客流量创历史新高,反映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不断提速。
《意见》从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强社会民生领域金融服务、发展特色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开展跨境金融创新与交流、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30条重点举措。